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贵州省湄潭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10页
     ·研究背景第7-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0-11页
     ·研究的目标第10-11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创新点第12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2-18页
     ·农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第12-13页
     ·农地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第13页
     ·农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研究第13-15页
     ·提高农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第二章 耕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第18-32页
   ·理论基础第18-21页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第18-19页
     ·农业区位理论第19-20页
     ·耕地可持续利用第20-21页
   ·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第21-32页
     ·PSR原理及概念框架第21-23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23-26页
     ·指标权重计算第26-30页
     ·评价指标标准化第30-31页
     ·综合集约度测算模型第31-32页
第三章 湄潭县耕地、人口及经济关系分析第32-38页
   ·县域概况第32页
   ·耕地利用现状第32-34页
     ·耕地质量基本情况第32-33页
     ·耕地利用构成现状第33-34页
   ·耕地总量变化趋势第34-35页
   ·耕地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人均耕地与粮食单产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湄潭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第38-57页
   ·湄潭县耕地集约利用历史变化分析第38-47页
     ·压力层第38-39页
     ·状态层第39-42页
     ·响应层第42-46页
     ·综合集约度变化第46-47页
   ·湄潭县耕地集约利用区域变化分析第47-55页
     ·压力层第47-49页
     ·状态层第49-52页
     ·响应层第52-54页
     ·综合集约度变化第54-55页
   ·湄潭县耕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57-61页
   ·结论第57-58页
   ·建议第58-61页
附表:第61-72页
 附表1 全县集约度单因子年际变化第61-62页
 附表1(续)全县集约度单因子年际变化第62-63页
 附表2 全县集约度单因子分值年际分布第63-64页
 附表3 全县综合集约度分值年际分布第64-65页
 附表4 集约度单因子乡镇变化第65页
 附表4(续1)集约度单因子乡镇变化第65-66页
 附表4(续2)集约度单因子乡镇变化第66-67页
 附表5 集约度单因子分值乡镇分布第67页
 附表5(续1)集约度单因子分值乡镇分布第67-68页
 附表5(续2)集约度单因子分值乡镇分布第68页
 附表5(续3)集约度单因子分值乡镇分布第68-69页
 附表6 综合集约度分值乡镇分布第69页
 附表7 湄潭县与全国平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部分指标比较(1978-2007年)第69-70页
 附表7(续)湄潭县与全国平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部分指标比较(1978-2007年)第70-71页
 附表8 世界主要国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部分指标比较(2005年)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集体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下一篇:沼气生态能源建设与畜牧养殖配套工程技术集成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