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一、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6页 |
二、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16页 |
三、 烧伤模型制作及实验动物分组 | 第16-17页 |
四、 观测指标及方法 | 第17-19页 |
五、 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9页 |
1、 创面大体观察 | 第20页 |
2、 创面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20页 |
3、 电子显微镜下创面皮下毛细血管网及内皮细胞(下简称细胞)形态学改变 | 第20-21页 |
4、 血清中血栓素(TXB2)含量变化 | 第21页 |
5、 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OFR含量变化 | 第21-22页 |
6、 创面含水量 | 第22-29页 |
讨论 | 第29-38页 |
一、 研究烧伤后海水浸泡对创面损害的现实意义 | 第29-30页 |
二、 烧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其与创面感染的内在联系 | 第30-32页 |
三、 烧伤后海水浸泡对创面微循环的的影响 | 第32-35页 |
四、 烧伤后海水浸泡的早期治疗措施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实验附图 | 第43-51页 |
一、 海水浸泡烧伤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二、 大鼠创面大体观察 | 第44-51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51-52页 |
综述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