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眩晕的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1 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 第11-13页 |
2 当代医家对眩晕的治疗研究 | 第13-18页 |
3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8-19页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 第19-27页 |
1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解剖及生理 | 第19-20页 |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的提出与完善 | 第20-21页 |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1-22页 |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 | 第22-24页 |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 | 第24-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3-52页 |
实验一 定眩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模型兔血脂,血糖及TCD检查结果的影响 | 第33-3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实验二 定眩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模型兔血中ET,NO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 | 第40-41页 |
实验三 定眩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模型兔脑组织ATP酶活性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 第4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52页 |
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选择 | 第44页 |
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44-45页 |
3 指标的选取 | 第45-47页 |
4 定眩合剂的疗效分析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图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