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DSA作用机理研究 | 第11-13页 |
·DSA电催化活性研究 | 第11-12页 |
·DSA失效机理研究 | 第12-13页 |
·DSA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3-19页 |
·基体因素 | 第13-15页 |
·金属氧化物涂层因素 | 第15-17页 |
·制备因素 | 第17-19页 |
·DSA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涂层结构研究 | 第19-20页 |
·涂制工艺研究 | 第20-21页 |
·稀土掺杂研究 | 第21-22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药品及设备 | 第24-25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25-26页 |
·电极性能评价 | 第26-28页 |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第26页 |
·涂层物相分析 | 第26页 |
·析氯极化曲线测试 | 第26页 |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26-27页 |
·强化电解寿命测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草酸与盐酸浸蚀工艺对Ru-Ir-Ti/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比较 | 第28-34页 |
·引言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阳极的制备 | 第28页 |
·性能测试 | 第28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8-33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28-30页 |
·物相结构分析 | 第30页 |
·析氯极化曲线 | 第30-31页 |
·循环伏安曲线 | 第31-32页 |
·强化电解寿命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制备工艺对Ru-Ir-Ti/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34-52页 |
·引言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阳极的制备 | 第34页 |
·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50页 |
·烧结温度对Ru-Ti-Ir/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35-41页 |
·涂液浓度对Ru-Ti-Ir/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涂覆载量对Ru-Ti-Ir/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表面改性对Ru-Ir-Ti/Ti氧化物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52-64页 |
·引言 | 第52页 |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阳极的制备 | 第52-53页 |
·性能测试 | 第53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3-62页 |
·阳极氧化法制备Ru-Ti-Ir/Ti氧化物涂层阳极的研究 | 第53-57页 |
·表面氮化法制备Ru-Ti-Ir/Ti氧化物涂层阳极的研究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超声雾化热分解法制备Ru-Ir-Ti/Ti氧化物涂层阳极的研究 | 第64-70页 |
·引言 | 第64页 |
·研究方法 | 第64-65页 |
·阳极的制备 | 第64-65页 |
·性能测试 | 第6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5-69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65-66页 |
·物相结构分析 | 第66-67页 |
·析氯极化曲线 | 第67页 |
·循环伏安曲线 | 第67-68页 |
·强化电解寿命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