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现实考量:立体商标法律保护概述 | 第10-15页 |
(一) 立体商标概述 | 第10-12页 |
(二) 立体商标的可注册性 | 第12页 |
(三) 立体商标法律保护的正当性解读 | 第12-15页 |
二、体系关怀:商标法、著作权法与专利法的和谐共存 | 第15-31页 |
(一) 挑战:立体商标法律保护与知识产权体系 | 第16-17页 |
(二) 回应:基于知识产权选择原则的应对 | 第17-21页 |
(三) 批判:由形式回归实质 | 第21-26页 |
(四) 证成:立体商标多重保护的多维度解读 | 第26-31页 |
三、立体商标法律保护之积极要件:显著性 | 第31-42页 |
(一) 澄清争论:立体商标是否必须证明第二含义 | 第32-34页 |
(二) 判准探讨:如何判断立体商标的固有显著性 | 第34-41页 |
(三) 本真模式:立体商标固有显著性的应然判准 | 第41-42页 |
四、立体商标法律保护之消极要件:非功能性 | 第42-56页 |
(一) 制度价值:捍卫商标法的公共领域 | 第43-46页 |
(二) 概念释疑:实用功能性和美学功能性的一体化解读 | 第46-48页 |
(三) 理论判准:非功能性判断的识别论与竞争论研析 | 第48-54页 |
(四) 立法完善:我国《商标法》非功能性判断的本真样态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