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新品种济研501的选育、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4页
   ·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9页
   ·我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9页
   ·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和品种利用状况第9-10页
     ·玉米生产状况和品种利用第9-10页
     ·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页
   ·我国玉米生产的“一增四改”措施第10-11页
   ·种质基础研究与扩增第11-12页
     ·种质资源研究第11-12页
     ·玉米种质扩增第12页
   ·玉米育种手段与方向第12-13页
   ·玉米育种新技术第13-14页
2 引言第14-1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试验材料第15页
     ·母本自交系选育材料第15页
     ·父本自交系选育材料第15页
     ·杂交种评价参数估计第15页
     ·杂交种选育材料第15页
   ·试验方法第15-19页
     ·亲本自交系选育第15-16页
     ·杂交种评价参数估计第16页
     ·杂交种济研501 选育第16页
     ·杂交种评价试验体系第16-17页
     ·抗病虫性鉴定第17页
     ·品质分析第17页
     ·杂交种适应区的扩展试验第17页
     ·济研501 的特征特性第17-18页
     ·品种利用技术研究第18-1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9-41页
   ·亲本自交系的选育第19-28页
     ·母本自交系JPV 的选育第19-21页
     ·父本自交系J9538 的选育第21-24页
     ·亲本自交系DUS 测试第24页
     ·杂交种评价参数估计第24-28页
   ·杂交种选育第28页
     ·济研501 系谱第28页
     ·杂交种选育过程第28页
   ·优良杂交种的评价体系第28-35页
     ·鉴定试验第28页
     ·杂交种密度试验第28-29页
     ·河南省多点试验第29-30页
     ·河南省2006-2007 年区域试验产量表现第30页
     ·2006-2007 年玉米区试试点设置合理性第30-31页
     ·产量多重比较结果第31-33页
     ·河南省生产试验第33页
     ·杂交种扩区试验第33-35页
   ·济研501 特征特性第35-36页
     ·济研501 田间调查的农艺性状第35页
     ·济研501 的品质分析第35页
     ·济研501 的抗病性分析第35-36页
     ·植物学特征第36页
   ·品种利用技术研究第36-39页
     ·杂交种繁殖技术第36页
     ·亲本繁殖第36-37页
     ·杂交制种技术第37-39页
   ·济研501 栽培技术第39-41页
     ·适宜播种密度研究第39-40页
     ·济研501 的栽培技术第40-4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1-45页
   ·黄淮海玉米产区的育种目标第41页
   ·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与JPV 自交系的选育第41-42页
   ·国内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与J9538 自交系的选育第42-43页
   ·育种过程控制的程序化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第43页
   ·济研501 杂交种的选育第43-44页
   ·济研501 繁育、制种技术第44页
   ·济研501 主要栽培技术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ABSTRACT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黄金群体不同轮次改良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延边烤烟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