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西方关于民族概念的表述 | 第9页 |
(二) 中国关于民族概念的表述 | 第9-10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民族概念的论述 | 第10-11页 |
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 | 第11-17页 |
(一) 理论来源 | 第11-15页 |
1.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其产生的最早理论渊源 | 第11-12页 |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是其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 第12-13页 |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是其形成的主要理论渊源 | 第13-15页 |
(二) 现实基础 | 第15-17页 |
二、建国初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7-38页 |
(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1.对我国民族特点的科学分析 | 第17-18页 |
2.政治上不要区分民族或部族 | 第18页 |
3.对民族消亡客观规律的探索 | 第18-19页 |
4.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 | 第19-20页 |
(二) 建国初期毛泽东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20-28页 |
1.民族平等 | 第20-21页 |
2.民族团结 | 第21-24页 |
3.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 | 第24-28页 |
(三) 建国初期毛泽东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 第28-36页 |
1.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政策 | 第28-31页 |
2.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 第31-33页 |
3.建立和发展对民族上层人士统一战线的政策 | 第33-34页 |
4.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 第34-36页 |
(四) 建国初期毛泽东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法 | 第36-38页 |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党的民族方针政策 | 第36页 |
2.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第36-37页 |
3.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共同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 第37页 |
4.经常检查民族关系状况,广泛持久地进行民族政策教育 | 第37-38页 |
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特点 | 第38-41页 |
(一) 科学性 | 第38-39页 |
(二) 系统性 | 第39页 |
(三) 阶级性 | 第39-40页 |
(四) 创新性 | 第40-41页 |
(五) 实践性 | 第41页 |
四、建国初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意义 | 第41-5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42-44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44-45页 |
(三) 现实意义 | 第45-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