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北京奥运经济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27页 |
·奥运经济效应研究 | 第15-19页 |
·CGE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19-25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研究框架 | 第27-29页 |
第2章 一般均衡理论及CGE模型建模机理 | 第29-44页 |
·一般均衡理论与CGE模型 | 第29-33页 |
·一般均衡理论 | 第29-30页 |
·一般均衡理论与CGE模型的关系 | 第30-31页 |
·CGE模型的主要特点与应用局限 | 第31-33页 |
·CGE模型构建机理 | 第33-35页 |
·CGE模型的一般模型结构 | 第35-41页 |
·生产行为 | 第35-37页 |
·消费行为 | 第37-38页 |
·政府行为 | 第38-39页 |
·贸易行为 | 第39-40页 |
·市场均衡 | 第40-41页 |
·CGE模型中的闭合理论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北京奥运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建模 | 第44-61页 |
·模型构建的原则和模型主要特点 | 第44-45页 |
·模型构建的原则 | 第44页 |
·模型主要特点 | 第44-45页 |
·模型的基本结构 | 第45-59页 |
·生产与要素模块 | 第46-49页 |
·需求与消费模块 | 第49-51页 |
·贸易模块 | 第51-54页 |
·收入分配模块 | 第54-55页 |
·市场均衡与宏观闭合模块 | 第55-58页 |
·递推动态模块分析 | 第58-59页 |
·价格规范因子的选取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中国奥运经济双区域SAM的编制 | 第61-77页 |
·SAM基本原理 | 第61-65页 |
·社会核算矩阵的原理与作用 | 第61-64页 |
·中国的社会核算矩阵 | 第64-65页 |
·SAM的编制方法 | 第65-66页 |
·奥运经济SAM表的编制 | 第66-70页 |
·基准年份的选择 | 第66页 |
·奥运经济宏观SAM | 第66-68页 |
·北京市和全国SAM表的编制 | 第68-69页 |
·国内其他地区SAM表的编制 | 第69-70页 |
·SAM表平衡处理与模型参数的标定 | 第70-76页 |
·SAM表平衡处理 | 第70-71页 |
·模型参数的标定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北京奥运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77-104页 |
·主要外生变量估算 | 第77-80页 |
·奥运投资总量估计 | 第77页 |
·奥运投资国债总量估计 | 第77-79页 |
·奥运投资企业债券总量估计 | 第79-80页 |
·奥运旅游收入估计 | 第80-81页 |
·模拟情景设计 | 第81-82页 |
·GAMS求解原理及其实现 | 第82-83页 |
·奥运经济对国内中长期经济的冲击度模拟 | 第83-85页 |
·北京市经济影响 | 第83-84页 |
·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影响 | 第84-85页 |
·奥运经济对地区间产业的冲击度模拟 | 第85-102页 |
·北京市各产业的影响 | 第85-94页 |
·国内其他地区各产业影响 | 第94-102页 |
·模型模拟结果检验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附录 | 第118-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个人简历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