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24页
   ·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现状第10-13页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第10-11页
     ·我国城镇化与能耗分析第11-12页
     ·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第12-13页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第13-17页
     ·国外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第13-15页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第15-16页
     ·城市尺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现状第16页
     ·废弃物部门温室气体清单现状第16-17页
   ·碳排放评估与研究现状第17-18页
   ·城镇水系统节能减排研究第18-20页
   ·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情况第20-22页
     ·全国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第20-21页
     ·重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情况第21-22页
   ·课题的提出第22-2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页
     ·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第24-48页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学第24-25页
   ·排放源的界定第25页
   ·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潜势第25-26页
   ·污水处理碳排放核算方法第26-33页
     ·生活污水处理CH_4 直接排放第26-28页
     ·工业废水处理CH_4 直接排放第28-31页
     ·污水处理N_2O 排放第31-32页
     ·生活污水处理CO_2 间接排放第32页
     ·工业废水处理CO_2 间接排放第32页
     ·污水处理CO_2 直接排放第32-33页
   ·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核算方法第33-41页
     ·污泥输送第33-34页
     ·污泥浓缩和脱水第34-35页
     ·污泥稳定第35页
     ·污泥热解第35-36页
     ·污泥干化第36-37页
     ·污泥好氧堆肥第37-39页
     ·污泥厌氧消化第39-41页
   ·污泥处置方式碳排放核算第41-47页
     ·污泥填埋第41-43页
     ·污泥焚烧第43-45页
     ·污泥土地利用第45-46页
     ·污泥建材利用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研究第48-74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情况第48-49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研究第49-65页
     ·污水处理CH_4 排放量第49-56页
     ·污水处理N_2O 排放量第56页
     ·污水处理CO_2 间接排放量第56-62页
     ·污水处理CO_2 直接排放量第62-65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量分析第65-68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水平分析第68-69页
   ·2009 年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分析第69-71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碳排放预测第71-72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重庆市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研究第74-100页
   ·重庆市污泥处理处置情况第74-77页
   ·重庆市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研究第77-91页
     ·污泥输送碳排放第77-78页
     ·污泥浓缩—脱水—填埋处理碳排放第78-81页
     ·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利用或填埋碳排放第81-84页
     ·污泥浓缩—脱水—堆肥—土地利用碳排放第84-86页
     ·污泥浓缩—脱水—水泥窑协同处置碳排放第86-89页
     ·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热干化—填埋处理碳排放第89-91页
   ·重庆市2005-2009 年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分析第91-96页
     ·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第93-95页
     ·碳排放水平分析第95-96页
   ·重庆市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预测第96-97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5 重庆市污水处理系统低碳运行策略第100-110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潜势分析第100-101页
   ·重庆市污水处理系统低碳运行策略第101-108页
     ·合理规划排水管网、提高污水管道输送效率第101-102页
     ·降低污水处理能耗第102-105页
     ·回收利用有机质能第105页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第105-106页
     ·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第106-107页
     ·探索废水处理系统 CDM 机制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6 结论和建议第110-112页
   ·主要结论第110-111页
   ·建议和展望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2页
附录第122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第122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著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三峡库区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