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5页 |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光纤激光器概述 | 第7-13页 |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7-10页 |
·光纤激光器概述 | 第10-13页 |
·锁模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8页 |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超短脉冲产生方法 | 第13-14页 |
·锁模激光器的历史和分类 | 第14-18页 |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应用与发展 | 第18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问题 | 第18-22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短期不稳定性表现形式及原因 | 第19-20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长期不稳定性表现形式及原因 | 第20-22页 |
·课题来源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组成与基本原理 | 第25-57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组成 | 第25-34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典型结构 | 第25-26页 |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工作原理 | 第26-30页 |
·铌酸锂(LiNbO_3)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30-34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第34-44页 |
·锁模机理 | 第34-39页 |
·主动锁模的建立过程 | 第39-40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第40-44页 |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解决方案 | 第44-57页 |
·短期不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 第44-48页 |
·长期不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 第48-57页 |
第3章 马赫—泽德尔(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测量的实验研究 | 第57-75页 |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框图 | 第57-60页 |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第58-59页 |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实验框图 | 第59-60页 |
·应用于光纤干涉仪相位测量的恒温控制系统 | 第60-66页 |
·恒温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61-63页 |
·恒温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 | 第63-66页 |
·测量原理与温度特性研究 | 第66-69页 |
·测量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两臂相位差的基本原理 | 第66-68页 |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测量温度特性的研究 | 第68-69页 |
·相位测量的实验研究 | 第69-75页 |
·相位差的计算 | 第69-71页 |
·相位差温度特性研究 | 第71-72页 |
·相位测量精度分析 | 第72-75页 |
第4章 利用PZT控制光纤长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75-105页 |
·应用于光纤应力调节的PZT驱动电路 | 第75-84页 |
·压电效应概述 | 第75-76页 |
·PZT驱动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分析 | 第76-80页 |
·PZT驱动电路实验研究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4页 |
·压电陶瓷(PZT)微位移测量方法 | 第84-92页 |
·PZT位移特性的干涉测量原理 | 第85-89页 |
·滤波窗的选取与相位反绕 | 第89-90页 |
·消倾斜与消周期性变化 | 第90-91页 |
·非线性校正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页 |
·压电陶瓷控制光纤长度的理论研究 | 第92-98页 |
·光纤相位调制模型 | 第93-94页 |
·PZT控制光纤长度的基本理论 | 第94-98页 |
·利用微分Sagnac光纤干涉仪研究缠绕在PZT上的光纤对信号的响应特性 | 第98-105页 |
·萨格纳克(Sagnac)光纤干涉仪原理 | 第98-100页 |
·微分Sagnac干涉仪结构实验框图 | 第100-101页 |
·理论分析 | 第101-102页 |
·实验研究 | 第102-10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05-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中文摘要 | 第125-129页 |
Abstract | 第129-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