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7-9页 |
第1章 综 述 | 第9-30页 |
综述1 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 在体动物模型 | 第10-13页 |
2 体外细胞模型 | 第13-15页 |
综述2 蛋白酶体抑制剂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 蛋白酶体 | 第15页 |
2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帕金森病 | 第15-16页 |
3 常用蛋白酶体抑制剂 | 第16页 |
4 体内动物模型 | 第16-17页 |
5 体外细胞模型 | 第17-18页 |
6 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可能神经保护作用 | 第18页 |
7 帕金森病的其他模型 | 第18-19页 |
8 总结 | 第19-20页 |
综述3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 第20页 |
2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意义 | 第20-21页 |
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4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 第22-24页 |
5 帕金森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4-30页 |
第2章 Lactacystin 诱导的PC12 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 第30-43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4页 |
1 主要药品和试剂及细胞株 | 第30-31页 |
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1页 |
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4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1 lactacystin 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2 H&E 染色 | 第35-37页 |
3 α-synuclein 免疫组化 | 第37-38页 |
4 AO/EB 双重染色 | 第38页 |
5 电镜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1. Lactacystin 作用下PC12 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2. Lactacystin 诱导PC12 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的动态变化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Lactacystin 诱导的PC12 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43-74页 |
前言 | 第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3-50页 |
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43-44页 |
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4页 |
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4-48页 |
4 分析胶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 | 第48-49页 |
5 凝胶图像扫描 | 第49页 |
6 DeCyder 软件全自动分析 | 第49-50页 |
7 制备胶电泳及蛋白质鉴定 | 第50页 |
结果 | 第50-66页 |
1 对照组和lactacystin 处理组PC12 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图 | 第50-55页 |
2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第55-66页 |
讨论 | 第66-73页 |
1 外周蛋白(Peripherin) | 第66-67页 |
2 酪氨酸羟化酶(TH) | 第67-68页 |
3 热休克蛋白(Hspa5、Hspa8) | 第68-70页 |
4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b6 (Serpinb6) | 第70-71页 |
5 醛还原酶(AR) | 第71-72页 |
6 未鉴定出α-synuclein 蛋白的原因 | 第72-73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中文摘要 | 第91-93页 |
ABSTRACT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