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引言 | 第7页 |
·脉象信号的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脉象信号研究内容 | 第7-8页 |
·血管建模 | 第8-9页 |
·脉象信号常用分析方法 | 第9-12页 |
·动脉硬化诊断方法 | 第12-14页 |
·生理信号检测 | 第13页 |
·影像医学检测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桡动脉寸关尺电路模型 | 第15-26页 |
·中医脉诊理论与方法 | 第15-16页 |
·血管建模 | 第16-20页 |
·动脉血管模型 | 第16-18页 |
·桡动脉血管模型 | 第18-20页 |
·脉象模拟仿真 | 第20-24页 |
·血管参数计算 | 第20-22页 |
·模拟仿真正常人脉象 | 第22-24页 |
·模拟仿真动脉硬化患者脉象 | 第24页 |
·浅析中医三部九候脉诊手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基于时域特征的动脉硬化脉象分析 | 第26-39页 |
·脉象参数的定义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脉象信号预处理 | 第29-31页 |
·脉象时域信号的计算方法 | 第31-36页 |
·提取脉象波峰与时间参数 | 第33-35页 |
·脉象其它参数 | 第35-36页 |
·动脉硬化患者的脉象信号分析 | 第36-39页 |
·与正常人的脉象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动脉硬化患者自身的寸关尺脉象比较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HHT 边际谱与样本熵的动脉硬化脉象分析 | 第39-50页 |
·HHT 和样本熵的算法原理 | 第39-42页 |
·Hilbert-Huang (HHT)变换原理 | 第39-41页 |
·样本熵算法原理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7页 |
·IMF 分量的样本熵分析 | 第43-44页 |
·HHT 边际谱分析 | 第44-47页 |
·动脉硬化患者寸关尺脉象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双谱的动脉硬化脉象分析 | 第50-61页 |
·高阶统计量及高阶统计量谱 | 第50-53页 |
·高阶累积量 | 第50-52页 |
·高阶累积量谱 | 第52-53页 |
·高阶谱的应用 | 第53页 |
·参数化双谱估计 | 第53-55页 |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与正常人脉象对比分析 | 第56-59页 |
·动脉硬化患者寸关尺对比 | 第59-60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