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0页 |
·论文选题的依据、来源及目的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攻关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27页 |
·分散元素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铟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9-25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7-30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铟的基本介绍、产量及主要用途 | 第30-40页 |
·基本介绍 | 第30-36页 |
·历史回顾 | 第30页 |
·铟的物理属性 | 第30-31页 |
·铟的测试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铟的主要用途 | 第33-34页 |
·铟的应用发展趋势 | 第34-36页 |
·铟的地球化学性质 | 第36-38页 |
·铟的地球化学参数 | 第36-37页 |
·铟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37-38页 |
·铟的产量 | 第38-39页 |
·原生铟 | 第38-39页 |
·再生铟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铟的矿床学特征 | 第40-54页 |
·概述 | 第40-44页 |
·铟的岩浆分异作用 | 第40-43页 |
·铟的岩石学特征 | 第43-44页 |
·脉状钨、锡矿床中铟的富集 | 第44-47页 |
·概述 | 第44页 |
·典型矿床分析——以加拿大Mount Pleasant矿床为例 | 第44-47页 |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中铟的富集 | 第47-48页 |
·概述 | 第47页 |
·典型矿床分析——以加拿大Kidd Creek矿床为例 | 第47-48页 |
·热液型矿床中铟的富集 | 第48-51页 |
·概述 | 第49-50页 |
·典型矿床分析——以日本丰羽(Toyoha)矿床为例 | 第50-51页 |
·其他类型矿床中铟的富集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大厂矿田铟富集规律研究 | 第54-117页 |
·概述 | 第54-55页 |
·大厂矿田基本地质特征 | 第55-76页 |
·地层及岩性 | 第55-59页 |
·构造特征 | 第59-68页 |
·岩浆岩 | 第68-74页 |
·成矿分期及空间展布特征 | 第74-76页 |
·铟的赋存规律研究 | 第76-117页 |
·主要矿物 | 第76-88页 |
·铟元素物质来源 | 第88-113页 |
·铟与成矿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113-115页 |
·铟富集有利部位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富铟/铟伴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 第117-125页 |
·概述 | 第117页 |
·富铟矿床时空上的分布规律 | 第117-118页 |
·富铟矿床与造山运动的关系 | 第118-120页 |
·富铟/铟伴生矿床矿床的成矿模式探讨 | 第120-125页 |
结束语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图版 | 第138-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