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一)小学语文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 第9页 |
(二)儿童认知发展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教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过程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归纳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一)归纳教学 | 第18页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20-30页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一)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 第20-22页 |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三)归纳推理理论 | 第24-26页 |
二、小学语文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研究设计 | 第26-3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6-2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四)研究材料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观察与分析 | 第30-48页 |
一、课前教师的准备过程 | 第30-33页 |
(一)透彻分析多版本教材 | 第30-31页 |
(二)深入了解学生学情 | 第31页 |
(三)精心选择学习资料 | 第31-32页 |
(四)明确进行教学任务设计 | 第32-33页 |
二、课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 第33-40页 |
(一)立足于“一”,完成对课内教材内容的小归纳 | 第33-36页 |
(二)共探于“多”,实现“课内+课外”的大归纳 | 第36-39页 |
(三)升华于“创”,提升学生思维、创作等能力 | 第39-40页 |
三、课后教师的反思 | 第40-45页 |
(一)课前准备活动的反思 | 第40-41页 |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 | 第41-45页 |
四、小学语文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策略 | 第45-48页 |
(一)明确目标,构建单元框架 | 第45-46页 |
(二)群文阅读,归纳典型特征 | 第46页 |
(三)读写结合,引导自由创作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反思 | 第48-58页 |
一、小学语文有过程的归纳教学课堂的启示 | 第48-52页 |
(一)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 第48-49页 |
(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全面 | 第49-50页 |
(三)课堂教学重过程、归纳 | 第50-51页 |
(四)课堂氛围宽松、融洽 | 第51-52页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一)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 | 第52-53页 |
(二)学生个性发展把控困难 | 第53-54页 |
(三)课堂教学评价不完善 | 第54-55页 |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改进建议 | 第55-58页 |
(一)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 | 第55-56页 |
(二)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 | 第56页 |
(三)实施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一 课堂观察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4-66页 |
附录三 课堂观察实录选摘 | 第66-71页 |
附录四 中年段听课记录统计表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