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6页 |
导论 | 第16-22页 |
上编 宗白华的人格生成 | 第22-49页 |
第一章 宗白华的人格基因 | 第22-36页 |
第一节 内倾人格——诗意情怀的先天因素 | 第22-30页 |
第二节 理性因子——基础人格的重要构成 | 第30-36页 |
第二章 宗白华人生价值观根基的确立 | 第36-49页 |
第一节 救世情怀——家庭影响与时代的抉择 | 第36-42页 |
第二节 天才情结——救世情怀的精神支柱 | 第42-49页 |
中编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 第49-102页 |
第三章 人格建构——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 | 第49-81页 |
第一节 人格建构——“少年中国”理想的保障 | 第49-54页 |
第二节 “人格”思想的顺衍——美学思想的产生 | 第54-62页 |
第三节 “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美学思想的深化 | 第62-69页 |
第四节 人格提升——追求宇宙人生真相的必要条件 | 第69-74页 |
第五节 人格境界的追求——宗白华“意境说”的核心 | 第74-81页 |
第四章 人格体悟——宗白华美学研究的基本途径 | 第81-102页 |
第一节 歌德人生之解读——人格体悟方法的成熟 | 第81-86页 |
第二节 晋人之美的品味——人格体悟的美学经典 | 第86-95页 |
第三节 文化精神的追寻——人格体悟对象的放大 | 第95-102页 |
下编 美学追求的人生实践与形上学思考 | 第102-160页 |
第五章 人格境界的不懈追求 | 第102-118页 |
第一节 人生艺术化——人格境界的执著探求 | 第102-108页 |
第二节 人格境界的诗意想象——流云小诗的创作 | 第108-118页 |
第六章 形上学思考 | 第118-128页 |
第一节 宇宙人生真相的追寻与形上学的思考 | 第118-124页 |
第二节 形上学的思考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 | 第124-128页 |
结语沉重的超脱 | 第128-160页 |
第一节 济世的“执”与审美的“醉” | 第129-143页 |
第二节 宗白华的“遗憾” | 第143-160页 |
附录 宗白华生平及著述年表 | 第160-19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2-196页 |
致谢 | 第196-1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