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调和派宪政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论 | 第11-21页 |
第一章 调和派宪政思想的基石 | 第21-35页 |
第一节 调和派的调和观 | 第21-26页 |
第二节 调和派的宪政观 | 第26-35页 |
第二章 为民主制度辩护 | 第35-53页 |
第一节 政体辨析 | 第35-40页 |
第二节 批判专制与支持民主 | 第40-47页 |
第三节 对代议制民主的探索 | 第47-53页 |
第三章 推动政党制度规范化 | 第53-63页 |
第一节 政党制度与立宪政体 | 第53-57页 |
第二节 推动政党制度规范发展 | 第57-63页 |
第四章 重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第63-75页 |
第一节 坚持责任内阁制 | 第63-68页 |
第二节 注重权力制衡 | 第68-75页 |
第五章 倡导地方自治 | 第75-87页 |
第一节 倡导军民分治 | 第75-77页 |
第二节 鼓吹联邦制 | 第77-83页 |
第三节 赞同地方自治 | 第83-87页 |
第六章 权利意识的觉醒 | 第87-96页 |
第一节 权利意识的萌发 | 第87-91页 |
第二节 捍卫政治自由 | 第91-96页 |
第七章 通过司法保障人权 | 第96-105页 |
第一节 普通法司法中心主义传统 | 第96-98页 |
第二节 人身保护令制度 | 第98-101页 |
第三节 平政院存废之争 | 第101-105页 |
尾论 | 第105-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5-11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