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7页 |
1.1 植物与病毒互作博弈中的叶绿体 | 第11-29页 |
1.2 叶绿体基质小管(stromules)的形成与功能研究 | 第29-33页 |
1.3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 第33-35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7-5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2.2 实验溶液、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第38-4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4-55页 |
第三章 BSMV侵染本生烟和大麦后复制场所的形态发生及三维结构解析 | 第55-92页 |
3.1 二维电镜分析BSMV侵染本生烟和大麦后诱导的叶绿体结构变化 | 第55-59页 |
3.2 免疫电镜定位BSMV病毒蛋白及dsRNA | 第59-62页 |
3.3 BSMV侵染本生烟后叶绿体膜结构的三维重构 | 第62-71页 |
3.4 复制酶αa在BSMV诱导的叶绿体膜结构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71-78页 |
3.5 参与BSMV症状产生及诱导叶绿体膜结构变化的宿主因子的鉴定 | 第78-88页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88-9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3页 |
4.1 结论 | 第92页 |
4.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附录Ⅰ 硫氧还蛋白(TRXhl)与BSMV γb蛋白的互作研究 | 第110-135页 |
1 γb蛋白与本生烟硫氧还蛋白1(NbTRXhl)互作的研究 | 第112-115页 |
2 γb蛋白与NbTRXhl互作关键区域的鉴定 | 第115-118页 |
3 NbTRXhl对BSMV侵染的影响 | 第118-121页 |
4 NbTRXhl抵抗BSMV侵染机制的初步探究 | 第121-125页 |
5 BSMV侵染对NbTRXhl蛋白表达、定位及酶活的影响 | 第125-128页 |
6 小结与讨论 | 第128-13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5页 |
附录Ⅱ 克隆与引物列表 | 第135-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