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聚醚多元醇 | 第11-12页 |
·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的催化体系 | 第12-17页 |
·阴离子催化体系 | 第12-14页 |
·阳离子催化体系 | 第14页 |
·配位催化体系 | 第14-17页 |
·烷基金属、烷氧基金属催化剂 | 第15-16页 |
·稀土化合物 | 第16页 |
·双金属氧联醇盐 | 第16页 |
·有机锡和磷酸酯的缩合物 | 第16-17页 |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DMC 催化剂的研究背景 | 第17页 |
·DMC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DMC 催化剂的优点 | 第19页 |
·DMC 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特种聚醚多元醇的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聚合物多元醇 | 第20-21页 |
·聚脲多元醇 | 第21-22页 |
·阻燃多元醇 | 第22-23页 |
·磷系阻燃多元醇 | 第22页 |
·卤系阻燃多元醇 | 第22页 |
·复合型阻燃多元醇 | 第22-23页 |
·芳香族及杂环类阻燃多元醇 | 第23页 |
·高活性聚醚多元醇 | 第23页 |
·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物理改性 | 第24-25页 |
·化学改性 | 第25-26页 |
·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绝缘性、耐湿热性等的改进 | 第26-27页 |
·含环碳酸酯基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合成 | 第30-36页 |
·前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原料及规格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DMC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DMC 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的聚合 | 第32页 |
·DMC 催化剂的评价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丙烷醚的合成 | 第36-50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原料及规格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丙烷醚的合成 | 第37页 |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丙烷醚的分析与表征 | 第37页 |
·DMC 催化剂的评价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二官能度含芳香环端羟基聚环氧丙烷醚的合成 | 第38-44页 |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DMC 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9-41页 |
·设计分子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溶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三官能度含杂环端羟基聚环氧丙烷醚的合成 | 第44-50页 |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4-46页 |
·DMC 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单体PO 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THEIC 树脂型端羟基聚醚多元醇的理论羟值与实际羟值对比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 | 第50-60页 |
·前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原料及规格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 | 第51页 |
·含芳香环或杂环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分析与表征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二官能度含芳香环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 | 第52-56页 |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单体与起始剂质量比(M/I)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DMC 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双酚A 型PECH 的微观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三官能度含杂环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 | 第56-60页 |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6-57页 |
·单体ECH 与起始剂THEIC 树脂的质量比(E | 第57-58页 |
·DMC 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THEIC 树脂型PECH 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端环氧基聚醚的制备 | 第60-75页 |
·前言 | 第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原料及规格 | 第60页 |
·实验仪器 | 第60-61页 |
·端环氧基聚醚的合成 | 第61页 |
·端环氧基聚醚的分析与表征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4页 |
·溶剂种类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温度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3-64页 |
·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水/甲苯体积比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5-67页 |
·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PECH)的分子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7-68页 |
·NaOH/PECH 摩尔比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相转移催化剂(PTC)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9-71页 |
·PTC 种类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9-70页 |
·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用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70-71页 |
·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 第71-73页 |
·THEIC 树脂型ETP 的FT-IR 分析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端环碳酸酯基聚醚的合成 | 第75-81页 |
·前言 | 第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原料及规格 | 第75页 |
·实验仪器 | 第75-76页 |
·端环碳酸酯基聚醚的合成 | 第76页 |
·端环碳酸酯基聚醚的分析与表征 | 第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由端环氧基聚醚合成端环碳酸酯基聚醚 | 第76-78页 |
·由端羟基PECH 合成端环碳酸酯基聚醚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