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宇宙射线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4页 |
| ·"宇宙射线"的由来 | 第12-13页 |
| ·研究宇宙射线的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宇宙射线的观测手段 | 第13-14页 |
| ·γ射线暴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寻找高能γ射线暴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6-18页 |
| 第2章 γ射线暴的观测特征及相关理论 | 第18-43页 |
| ·γ射线暴简介 | 第18-19页 |
| ·γ射线暴的观测特征 | 第19-37页 |
| ·BATSE前阶段(1967~1991年) | 第19-20页 |
| ·BATSE阶段(1991~2000年) | 第20-26页 |
| ·BeppoSAX&HETE-2阶段(1996~2007年) | 第26-32页 |
| ·Swift阶段(2004年~) | 第32-36页 |
| ·GLAST/Fermi卫星(2008年6月~) | 第36-37页 |
| ·γ射线暴的相关理论 | 第37-43页 |
| ·火球—激波模型 | 第37-40页 |
| ·后标准效应 | 第40-41页 |
| ·能源模型 | 第41-43页 |
| 第3章 γ射线暴的高能辐射及吸收 | 第43-55页 |
| ·γ射线暴高能辐射的可能性 | 第43-45页 |
| ·γ射线暴高能辐射的机制及辐射过程 | 第45-48页 |
| ·逆康普顿散射 | 第45页 |
| ·强子辐射过程 | 第45-46页 |
| ·轻子辐射过程 | 第46-48页 |
| ·γ射线暴源区对高能辐射的吸收 | 第48-50页 |
| ·内激波对高能辐射的吸收 | 第48-49页 |
| ·外激波对高能辐射的吸收 | 第49-50页 |
| ·EBL对高能辐射的吸收 | 第50-53页 |
| ·河外背景光子(EBL) | 第50-51页 |
| ·EBL吸收模型 | 第51-52页 |
| ·EBL对VHE光子的吸收效应 | 第52-53页 |
| ·高能γ射线暴的地面观测现状 | 第53-55页 |
| 第4章 ARGO实验 | 第55-72页 |
| ·广延大气簇射及其探测 | 第55-57页 |
| ·广延大气簇射现象 | 第55-56页 |
| ·广延大气簇射的探测 | 第56-57页 |
| ·ARGO实验硬件系统 | 第57-67页 |
| ·RPC探测器 | 第61-64页 |
| ·监控系统DCS | 第64-66页 |
| ·电子学系统 | 第66-67页 |
| ·触发系统 | 第67页 |
| ·ARGO实验的数据 | 第67-72页 |
| ·Scaler模式的数据 | 第68-69页 |
| ·Shower模式的数据 | 第69-72页 |
| 第5章 γ射线暴的寻找方法 | 第72-83页 |
| ·固定窗口法寻找候选事例团 | 第72-78页 |
| ·固定窗口法 | 第72-74页 |
| ·候选γ射线暴爆发方向的选取 | 第74-75页 |
| ·向源窗口最优角半径的选取 | 第75-77页 |
| ·爆发时间与持续时间的选取 | 第77-78页 |
| ·"等天顶角法"估计本底 | 第78-80页 |
| ·事例团显著性的估计方法 | 第80-81页 |
| ·用羊八井ASγ实验数据符合寻找伴随暴 | 第81-83页 |
| 第6章 模拟研究ARGO探测γ射线暴的灵敏度 | 第83-95页 |
| ·ARGO探测γ射线的有效面积模拟 | 第83-86页 |
| ·模拟所用的软件包 | 第83-84页 |
| ·有效面积的模拟结果 | 第84-86页 |
| ·ARGO探测γ射线暴所需要的最低信号数 | 第86-89页 |
| ·ARGO探测γ射线暴所需要的最低流强 | 第89-93页 |
| ·ARGO探测γ射线暴的灵敏度讨论 | 第93-95页 |
| 第7章 利用Shower数据寻找E>10GeVγ射线暴 | 第95-109页 |
| ·与Swift等卫星γ射线暴符合寻找 | 第95-103页 |
| ·数据样本 | 第95-97页 |
| ·数据处理结果 | 第97-103页 |
| ·与Fermi卫星γ射线暴符合寻找 | 第103-109页 |
| ·数据样本 | 第103-104页 |
| ·数据处理结果 | 第104-109页 |
| 第8章 利用SPT数据寻找E>1GeVγ射线暴 | 第109-123页 |
| ·SPT数据的判选 | 第109-115页 |
| ·SPT数据判选方法 | 第112-113页 |
| ·SPT数据判选结果 | 第113-115页 |
| ·利用SPT数据寻找γ射线暴 | 第115-121页 |
| ·寻找方法 | 第115-116页 |
| ·寻找结果 | 第116-119页 |
| ·GRB081102B的具体信息 | 第119-121页 |
| ·SPT数据与Shower数据寻找γ射线暴的符合结果 | 第121-123页 |
| 第9章 ARGO实验探测γ射线暴的流强上限 | 第123-129页 |
| ·信号上限(N_(95))的估计 | 第123-124页 |
| ·流强上限(F_(95))的估计 | 第124-125页 |
| ·结果讨论 | 第125-129页 |
| 结论 | 第129-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 附录 | 第142-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