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1937年间青岛的走私与缉私问题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0 前言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 走私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 第14-23页 |
·地缘因素 | 第14页 |
·海关因素 | 第14-15页 |
·日本在华走私 | 第15-17页 |
·日本在青岛走私 | 第17-23页 |
·走私的政治目的 | 第17-18页 |
·青岛的日侨与走私 | 第18-20页 |
·日本军政府的纵容及日本警察的庇护 | 第20-23页 |
2 走私的物品、路径及方式 | 第23-45页 |
·走私物品 | 第23-39页 |
·军火走私 | 第23-28页 |
·毒品走私 | 第28-32页 |
·货币走私 | 第32-36页 |
·洋杂货走私 | 第36-39页 |
·走私路径 | 第39-42页 |
·走私方式 | 第42-45页 |
·海上走私 | 第42-44页 |
·陆路走私 | 第44-45页 |
3 走私产生的影响 | 第45-50页 |
·经济方面 | 第45-48页 |
·破坏市场及金融秩序 | 第45页 |
·影响关税及财政收入 | 第45-46页 |
·扰乱市场价格及正当贸易 | 第46-47页 |
·冲击中国民族工商业 | 第47-48页 |
·政治与社会方面 | 第48-50页 |
·扰乱社会治安,加剧社会动荡 | 第48-49页 |
·毒害人民,破坏社会风气 | 第49-50页 |
4 青岛地区的反走私 | 第50-60页 |
·胶海关缉私措施 | 第50-52页 |
·走私处理 | 第50-51页 |
·建立反走私情报网 | 第51页 |
·查私奖励 | 第51-52页 |
·各界对走私的应对 | 第52-55页 |
·政府部门的措施 | 第52-54页 |
·商会及正当商人的努力 | 第54-55页 |
·反走私的经验教训 | 第55-60页 |
·提高缉私人员素质 | 第55-57页 |
·加强缉私立法 | 第57-58页 |
·强化反走私情报工作 | 第58-60页 |
5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