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工程论文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5-6页
详细摘要第6-9页
Detailed Abstract第9-15页
1 引言第15-31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18页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特征第15-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风险的概念与相关定义第18-25页
     ·风险概念的内涵第18-20页
     ·风险的度量第20-23页
     ·风险的构成要素、特征与分类第23-25页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第25-28页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8-31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8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28-31页
2 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第31-47页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第31-33页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第33-36页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模型第33-34页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第34-35页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第35页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第35-36页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第36-38页
   ·基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事故因果模型第38-42页
     ·瑟利模型第38-40页
     ·威格里斯沃思模型第40-41页
     ·劳伦斯模型第41-42页
   ·轨迹交叉论第42-44页
   ·Reason的复杂系统事故因果模型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的事故致因模型第47-69页
   ·煤矿生产工艺过程特征第47-54页
     ·开拓环节第48-49页
     ·掘进环节第49-50页
     ·采煤环节第50-53页
     ·运输环节第53-5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致因模型第54-59页
     ·事故致因风险源理论第55-58页
     ·事故致因突变模型第58-59页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煤矿生产过程风险研究第59-61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事故致因模型第61-66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事故的外部致因第62-63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事故的内部致因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9页
4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辨识与评价第69-85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存在形式与特点第69-71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结构与分类第71-74页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源辨识第74-76页
   ·基于改进的LEC方法的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评价第76-78页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78-80页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第78-79页
     ·煤矿生产过程瓦斯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第79-80页
   ·煤矿生产过程水害风险源事故树评价模型第80-82页
     ·煤矿生产过程水害事故树模型第81-82页
     ·煤矿突水事故树模型评价准则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5页
5 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辨识与评价应用实例第85-103页
   ·梧桐庄矿井生产概况第85-86页
     ·地理位置第85页
     ·矿井自然概况和地质条件第85-86页
     ·开拓和采掘关系第86页
   ·基于改进的LEC方法的采掘工作面风险源评价第86-88页
   ·梧桐庄矿瓦斯风险源辨识与评价第88-92页
     ·梧桐庄矿瓦斯风险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第89-90页
     ·梧桐庄矿瓦斯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第90-92页
   ·梧桐庄矿水害风险源辨识与评价第92-97页
     ·矿井水害风险源分类第92-94页
     ·煤矿生产过程水害风险源的标准对照辨识第94-95页
     ·梧桐庄矿生产过程突水风险源的事故树分析第95-97页
   ·梧桐庄矿生产过程重大风险源分级与综合评价第97-100页
     ·煤矿生产过程单元风险源分级第97-98页
     ·梧桐庄矿生产过程风险源危害性综合评价第98-100页
   ·梧桐庄矿生产过程的风险管理第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113页
附表1:梧桐庄矿风险源核查表第113-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一级厌氧出水的研究
下一篇:煤矿应急场景下行为能力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