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纳米硫酸钡及MBS、POE-g-MAH、ABS协同增韧PA6共混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5页
   ·前言第16-17页
   ·聚合物增韧及增韧理论第17-23页
     ·弹性体增韧及增韧理论第17-19页
       ·银纹-剪切带理论第18-19页
       ·逾渗理论(临界基体层厚度理论)第19页
     ·核-壳结构增韧第19-20页
     ·聚烯烃弹性体增韧第20-21页
     ·非弹性体增韧第21-23页
       ·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机理第21页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第21-23页
   ·尼龙6的共混改性第23-29页
     ·超韧尼龙研究进展第23-24页
     ·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第24-25页
     ·相容性第25-26页
     ·尼龙与各种聚合物改性剂共混改性第26-29页
       ·PA6与MBS共混改性第26页
       ·PA6与POE共混改性第26-27页
       ·PA6与ABS共混改性第27-28页
       ·尼龙与其它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第28-29页
   ·硫酸钡第29-30页
     ·硫酸钡的结构和性质第29页
     ·硫酸钡的表面改性第29-30页
   ·尼龙的纳米复合改性第30-32页
     ·纳米材料的特性第30-31页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尼龙的机理第31页
     ·尼龙/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第31-32页
   ·尼龙/弹性体/无机纳米刚性例子共混改性第32-33页
     ·复合材料的形态对力学性能影响第32页
     ·弹性体和无机刚性粒子对刚性聚合物的协同增韧第32-33页
     ·尼龙/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第33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5-39页
   ·主要原料第35页
   ·主要设备第35-36页
   ·制备方法第36-38页
     ·PA6/相容剂/M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6页
     ·PA6/POE-g-MA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6-37页
     ·PA6/相容剂/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7页
     ·PA6/相容剂/MBS/纳米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7-38页
     ·PA6/POE-g-MAH/纳米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8页
     ·PA6/相容剂/ABS/纳米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8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38页
   ·微观形貌观察第38-39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9-56页
   ·PA6/相容剂/MBS/纳米BaSO_4复合材料第39-47页
     ·预增韧体系的建立第39-41页
     ·纳米BaSO_4含量对PA6/相容剂/MBS/纳米BaSO_4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1-45页
     ·微观形态分析第45-47页
     ·本节小结第47页
   ·PA6/POE-g-MAH/纳米BaSO_4复合材料第47-53页
     ·预增韧体系的建立第47-49页
     ·纳米BaSO_4含量对PA6/POE-g-MAH/纳米BaSO_4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第49-51页
     ·PA6/PDE-g-MAH/纳米硫酸钡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第51-53页
     ·本节小结第53页
   ·PA6/相容剂/ABS/纳米BaSO_4复合材料第53-56页
     ·预增韧体系的建立第53-55页
     ·纳米BaSO_4含量对PA6/相容剂/ABS/纳米BaSO_4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第55页
     ·本节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3-64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偶氮类染料插层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轻金属储氢材料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