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MP的识读器管理协议(RM)实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结构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简介 | 第13-25页 |
·GS1系统 | 第13-15页 |
·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组织结构 | 第14页 |
·编码体系 | 第14-15页 |
·EPCGlobal组织 | 第15-16页 |
·物联网系统 | 第16-18页 |
·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相关规范 | 第18-20页 |
·底层识读器读写/控制规范 | 第19页 |
·中间数据过滤/收集规范 | 第19-20页 |
·EPCIS规范 | 第20页 |
·其它公共服务类规范 | 第20页 |
·简单网管协议 | 第20-22页 |
·特点 | 第21页 |
·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版本差异 | 第22页 |
·Net-SNMP开发包 | 第22-25页 |
·软件构成 | 第22-23页 |
·支持平台 | 第23-25页 |
3 识读器管理协议实现方法研究 | 第25-47页 |
·系统需求 | 第26-27页 |
·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代码实现 | 第28-47页 |
·基本结构 | 第28-29页 |
·多线程机制 | 第29-34页 |
·消息机制 | 第34-37页 |
·系统工作方式 | 第37-40页 |
·ALE代理线程网络部分实现 | 第40-44页 |
·守候线程的SNMP 工作方式 | 第44-47页 |
4 差异化 | 第47-55页 |
·不同识读器之间的差异 | 第47页 |
·不同标签之间的差异 | 第47-48页 |
·差异化屏蔽 | 第48-55页 |
·总体结构 | 第48-49页 |
·主要类型介绍 | 第49-51页 |
·Map机制 | 第51-55页 |
5 条码的EPC应用 | 第55-65页 |
·格式转换 | 第55-57页 |
·格式简介 | 第55-56页 |
·转换过程 | 第56-57页 |
·存储介质 | 第57-65页 |
·技术特点 | 第58-59页 |
·实现方法 | 第59-60页 |
·一个例子 | 第60-65页 |
6 系统测试 | 第65-75页 |
·功能需求 | 第65页 |
·系统设计 | 第65-69页 |
·ALE开发包 | 第66-68页 |
·系统结构 | 第68-69页 |
·实现方式 | 第69-75页 |
·识读器管理平台 | 第69-71页 |
·识读器映射 | 第71-72页 |
·进货 | 第72-73页 |
·结算 | 第73-75页 |
7 结论 | 第75-77页 |
·创新点 | 第75页 |
·不足 | 第75-76页 |
·后续工作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