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税权划分的历史沿革 | 第12-14页 |
·1949年以前的中国税收和税权制度 | 第12-13页 |
·1949年以后税权划分的历史进程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国外学者关于税权划分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 第14-17页 |
·国内学者关于税权划分的理论探索 | 第17-21页 |
·简要的评价 | 第21-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写作思路与框架 | 第24-26页 |
第2章 税权划分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6-32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 第26页 |
·公共产品的提供 | 第26-27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7-31页 |
·财政分权与政府分层 | 第27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7-31页 |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 第31-32页 |
第3章 我国税权划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2-46页 |
·我国税权划分的现状 | 第32-3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划分不相匹配 | 第36-38页 |
·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缺失 | 第38-39页 |
·税收立法层次低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划分不均衡 | 第40-41页 |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严重 | 第41-42页 |
·"区域税源转移"问题大量存在 | 第42页 |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2-46页 |
·对中央与地方之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相匹配的成因分析 | 第42-43页 |
·对税收自主权缺失的成因分析 | 第43页 |
·对税收立法层次低的成因分析 | 第43-44页 |
·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划分不均衡的成因分析 | 第44页 |
·对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严重的成因分析 | 第44-45页 |
·对区域税源转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5-46页 |
第4章 税权划分的国外模式分析 | 第46-51页 |
·国外税权划分的模式 | 第46-49页 |
·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权模式 | 第46页 |
·以法国为代表的集权模式 | 第46-47页 |
·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 | 第47页 |
·三种模式的总结 | 第47-49页 |
·经验借鉴 | 第49-51页 |
·清楚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 | 第49页 |
·税权划分法制化 | 第49页 |
·强调中央政府在税权划分上的主导地位 | 第49-50页 |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自主权 | 第50页 |
·建立相应的财政补助制度 | 第50-51页 |
第5章 税权划分的制度框架设计 | 第51-58页 |
·税权划分相关概念及原则的界定 | 第51-53页 |
·税权概念的界定 | 第51页 |
·税权划分概念的界定 | 第51-52页 |
·税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 第52-53页 |
·制度框架设计 | 第53-58页 |
·在税收立法权方面 | 第53-54页 |
·在税收征管权方面 | 第54-55页 |
·在税收收益权方面 | 第55-58页 |
第6章 税权划分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58-62页 |
·加强立法 | 第58-59页 |
·清楚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 第58页 |
·坚持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 第58-59页 |
·完善税收制度 | 第59-60页 |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 第59页 |
·完善地方税税收制度 | 第59-60页 |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 第60-62页 |
·以分税制的理念为指导 | 第60页 |
·平等对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60-61页 |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立利益相关区域 | 第61-62页 |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