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8页 |
| ·标准的法律地位 | 第13-15页 |
|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区别 | 第15-16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 | 第16-17页 |
| ·依法行政 | 第17-18页 |
| ·存在问题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 第2章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 第22-42页 |
|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现状 | 第22-27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 第24页 |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 第24-26页 |
|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 第26-27页 |
|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 | 第27-34页 |
| ·法律、行政法规 | 第29-31页 |
|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 第31-32页 |
| ·地方标准化管理办法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 | 第34-42页 |
| ·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 | 第35-39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 第39-42页 |
| 第3章 国内外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比较 | 第42-65页 |
| ·WTO/TBT 协议的基本规定 | 第42-43页 |
|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 | 第43-47页 |
| ·美国 | 第43-45页 |
| ·日本 | 第45页 |
| ·中外比较 | 第45-47页 |
| ·工程建设技术法规 | 第47-52页 |
| ·美国 | 第47-48页 |
| ·日本 | 第48页 |
| ·欧盟 | 第48-49页 |
| ·中外比较 | 第49-52页 |
|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及标准制定 | 第52-61页 |
| ·美国 | 第52-55页 |
| ·日本 | 第55-57页 |
| ·欧盟 | 第57-59页 |
| ·中外比较 | 第59-61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和监督 | 第61-65页 |
| ·美国 | 第61-62页 |
| ·日本 | 第62页 |
| ·欧盟 | 第62-63页 |
| ·中外比较 | 第63-65页 |
| 第4章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 第65-80页 |
| ·调研和访谈 | 第65-70页 |
| ·调研过程 | 第65-69页 |
| ·调研结果 | 第69-70页 |
|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方面 | 第70-71页 |
|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方面 | 第71-73页 |
|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与技术法规 | 第71-72页 |
|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内容 | 第72-73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制定方面 | 第73-74页 |
| ·管理部门 | 第73页 |
| ·编制周期 | 第73-74页 |
| ·企业参与度 | 第74页 |
|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和监督方面 | 第74-80页 |
| ·实施情况 | 第74-78页 |
| ·监督情况 | 第78-80页 |
| 第5章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对策 | 第80-91页 |
| ·改革总体思路 | 第80-81页 |
| ·改革原则 | 第81-82页 |
| ·行政合法性原则 | 第81页 |
| ·行政合理性原则 | 第81-82页 |
| ·便民高效原则 | 第82页 |
| ·改革对策 | 第82-89页 |
|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方面 | 第82-83页 |
|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方面 | 第83-86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方面 | 第86-87页 |
| ·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方面 | 第87-89页 |
| ·改革步骤安排设计 | 第89-91页 |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1-93页 |
| ·结论 | 第91-92页 |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92-93页 |
| ·研究不足 | 第92页 |
| ·展望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