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地理学的比较法 | 第8页 |
| ·经济学的分析法 | 第8-9页 |
| ·数量研究法 | 第9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9-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11-23页 |
| ·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2页 |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1页 |
|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1页 |
| ·产业关联理论 | 第11-12页 |
| ·产业布局理论 | 第12页 |
| ·产业成长阶段理论 | 第12页 |
| ·产业政策研究 | 第12页 |
| ·农村产业调整的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 ·区位论 | 第12-13页 |
|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第15-16页 |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 ·国外研究动态及农村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3页 |
| 第3章 福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3-39页 |
| ·福建省农村基本概况 | 第23-26页 |
| ·自然概况 | 第23-25页 |
| ·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 第25-26页 |
| ·福建省农村产业发展阶段基本判别 | 第26-28页 |
|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4页 |
| ·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 | 第28-32页 |
|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第32-33页 |
| ·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就业行业日趋增多 | 第33页 |
| ·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 第33-34页 |
|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第34页 |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 ·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与SWOT分析 | 第39-49页 |
|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第39-41页 |
| ·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 | 第39页 |
| ·坚持二元导向原则 | 第39-40页 |
| ·农村产业部门的比例协调原则 | 第40页 |
|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综合效益原则) | 第40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40-41页 |
| ·福建农村产业结构的SWOT分析 | 第41-49页 |
| 第5章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49-54页 |
| ·福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思路 | 第49-51页 |
| ·构建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第49-50页 |
|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 | 第50-51页 |
|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形成资源环境和产业结构互动和协调发展 | 第51页 |
|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 第51-52页 |
|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 | 第52页 |
| ·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 第52页 |
| ·加强农产品营销,推进流通体系的完善 | 第52-53页 |
| ·积极进行产业化经营推进 | 第53-54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