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镁及镁合金的性能特点、应用及焊接性 | 第10-12页 |
| ·镁及镁合金的性能特点 | 第10-11页 |
| ·镁合金的应用 | 第11-12页 |
| ·镁合金的焊接性 | 第12页 |
|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概况 | 第12-14页 |
|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工艺特点 | 第12-13页 |
|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使用现状 | 第13-14页 |
| ·焊接数值模拟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 ·有限元温度场分析理论 | 第15-19页 |
| ·热分析概述 | 第15-16页 |
| ·经典传热学理论 | 第16页 |
| ·热传递的数学方程 | 第16-17页 |
| ·焊接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 第17-18页 |
| ·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18-19页 |
| ·测温实验在焊接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红外测温的应用 | 第19页 |
| ·热电偶测温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2.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3-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实验设备 | 第24-27页 |
| ·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系统 | 第24-25页 |
| ·Gleeble1500D 热模拟试验机 | 第25-26页 |
| ·ANSYS 10.0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27-30页 |
| ·K 型热电偶测温 | 第27-29页 |
| ·Gleeble 1500D 热模拟 | 第29页 |
| ·实验金相制备及观察 | 第29-30页 |
| 3. 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有限元分析 | 第30-39页 |
| ·ANSYS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30-31页 |
|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1页 |
| ·单元类型确定 | 第31-33页 |
| ·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 ·加载与求解 | 第35-38页 |
| ·热源模型的选择 | 第35-37页 |
| ·加载与求解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ANSYS 焊接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验证与调整 | 第39-61页 |
| ·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工艺试验 | 第39-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试验小结 | 第41页 |
| ·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测温试验 | 第41-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 ·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 ·试验小结 | 第44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 ·焦点直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热源焦深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 第46-53页 |
| ·焊接电流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46-52页 |
| ·焊接速度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热循环曲线分析 | 第53-59页 |
| ·有限元模拟结果的验证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镁合金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61-72页 |
| ·焊接热影响区热模拟实验 | 第61-63页 |
| ·焊接热循环曲线与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关系 | 第63-71页 |
| ·焊接热循环曲线对热影响区组织的影响 | 第63-67页 |
| ·焊接热循环曲线对热影响区性能的影响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