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7页 |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7页 |
·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7-9页 |
·政府机职能的转变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页 |
·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定义、分类及成因分析 | 第15-24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定义 | 第15-17页 |
·危机的定义 | 第15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定义 | 第15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管理的定义 | 第15-17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分类 | 第17页 |
·工程质量事故 | 第17页 |
·一般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 | 第17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17-23页 |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里质量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17-22页 |
·建设工程其它造成质量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22-23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造成的损失 | 第23-24页 |
·资源的巨大浪费 | 第23页 |
·政府公信力降低 | 第23-24页 |
3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4-43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预防措施 | 第24-34页 |
·勘察设计阶段的预防措施 | 第24-25页 |
·施工图审查阶段的预防措施 | 第25-28页 |
·施工阶段的预防措施 | 第28-32页 |
·竣工及交付阶段的预防措施 | 第32-33页 |
·使用阶段预防措施 | 第33-34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事中处理 | 第34-36页 |
·快速反应,查明原因 | 第34页 |
·积极主动协调各方关系 | 第34-35页 |
·信息公示平台(主动通报危机处理的进展情况) | 第35-36页 |
·危机管理-以人为本 | 第36页 |
·建设工程质量危机的事后处理 | 第36-37页 |
·总结经验教训 | 第36-37页 |
·完善相关机制 | 第37-43页 |
4 案例分析 | 第43-55页 |
·案例1 重庆市綦江彩虹桥事件 | 第43-49页 |
·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原因诊断 | 第44-46页 |
·经验总结 | 第46-49页 |
·案例2 阳光100 城市广场R1~R4 集体投诉事件 | 第49-53页 |
·案例分析 | 第49-50页 |
·原因诊断 | 第50-51页 |
·经验总结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53页 |
·预防阶段 | 第53页 |
·控制阶段 | 第53页 |
·产生的危害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