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柱论文

HRB500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26页
   ·使用高强钢筋的优点和问题第8页
   ·高强钢筋在国内外的研究、使用现状第8-10页
     ·高强钢筋在国外的研究、使用现状第8-10页
     ·高强钢筋在国内的研究、使用现状第10页
   ·抗震柱的研究现状第10-24页
     ·各国抗震柱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各国规范抗震柱的柱端箍筋加密区配箍要求对比第12-2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4-26页
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第26-36页
   ·试验目的第26-27页
     ·配置HRB500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目的第26页
     ·配置不同形式复合箍筋框架柱的试验目的第26-27页
   ·试件设计第27-29页
   ·试验装置第29-32页
   ·试验加载方案第32-33页
   ·测量内容及方法第33-36页
3 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第36-62页
   ·试件C1 的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第37-42页
     ·试验现象第37-39页
     ·试验结果第39-42页
   ·试件C4 的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第42-48页
     ·试验现象第42-45页
     ·试验结果第45-48页
   ·试件C7 的试验现象试验结果第48-54页
     ·试验现象第48-52页
     ·试验结果第52-54页
   ·试件C8 的试验现象试验结果第54-62页
     ·试验现象第54-58页
     ·试验结果第58-62页
4 试验结果分析第62-76页
   ·各试件滞回曲线对比分析第62-67页
     ·各试件原始滞回曲线的骨架线对比分析第62-63页
     ·各试件原修正滞回曲线的骨架线对比分析第63-67页
   ·各试件刚度退化的对比分析第67-69页
   ·各试件滞回耗能能力的比较第69-70页
   ·不同配箍形式的对比分析第70-71页
   ·破坏形态的分析第71页
   ·与配置HRB335 纵筋柱的对比分析第71-76页
5 模拟分析第76-86页
   ·引言第76页
   ·分析程序介绍第76-81页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分析程序第76-77页
     ·材料本构模型第77-81页
   ·试验模拟对比第81-8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结论第86页
   ·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塑性铰长度对平面框架滞回耗能计算影响分析
下一篇:城市旧住宅外立面改造研究--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建城市集合住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