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司法公正概述 | 第12-17页 |
(一) 本文对于司法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公正的内涵 | 第13页 |
(三) 司法公正 | 第13-14页 |
(四) 司法公正的实现条件 | 第14-17页 |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 | 第17-21页 |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体现了司法的人民性,民主性,为民意通向司法提供了一座桥梁 | 第17-18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加强审判独立,增强司法机关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 | 第18页 |
(三)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强化审判公开 | 第18-19页 |
(四)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保障审判中立 | 第19页 |
(五)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 | 第19-20页 |
(六)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司法廉洁 | 第20-21页 |
(七) 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 | 第21页 |
(八) 人民陪审员制度可以培养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普通的民众的法律素养,为实现司法公正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 | 第21页 |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司法公正作用情形 | 第21-30页 |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各阶段之司法公正情形 | 第22-27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西方陪审制对于司法公正之作用比较 | 第27-30页 |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不利实现司法公正的因素 | 第30-33页 |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影响司法公正的不利因素,导致其在司法公正方面难以发挥作用 | 第31-32页 |
(二) 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外部环境来看,我国要充分发挥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增强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还有以 下几方面值得改善 | 第32-33页 |
五、对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议 | 第33-40页 |
(一) 形式上,必须完善有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体系,形成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法律体系上的权威地位 | 第35-38页 |
(二) 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内容和实质而言,应当明确人民陪审员制度追求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 | 第38-39页 |
(三) 从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的外部因素来看,应当营造有利于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现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的社会氛围和司法环境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