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水生植物去除氮、磷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水生植物去除氮、磷污染物的机制 | 第13-20页 |
·植物吸收利用 | 第13-15页 |
·水生植物对土壤环境的改善 | 第15-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目标 | 第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地设置 | 第20-21页 |
·供试土样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1页 |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1-22页 |
·测定方法 | 第22-26页 |
·土壤疏水性 | 第22-23页 |
·土壤团聚体分筛和稳定性测定 | 第23页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第23-24页 |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测定 | 第24-25页 |
·根系形态分析 | 第25页 |
·其它理化性质测定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变化情况 | 第26-29页 |
·三种水生植物鲜、干重及根冠比的变化 | 第26-27页 |
·三种水生植物株高、分蘖(枝)生长情况 | 第27-28页 |
·三种水生植物根系形态特征 | 第28-29页 |
·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及疏水性的变化 | 第29-33页 |
·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变化 | 第29-31页 |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的变化 | 第31-32页 |
·土壤疏水性变化 | 第32-33页 |
·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 | 第33-35页 |
·根际土壤PLFA含量 | 第35-36页 |
·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PLFA总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疏水性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三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累积利用 | 第37-44页 |
·三种水生植物氮、磷浓度变化 | 第37-39页 |
·三种水生植物氮、磷累积量变化 | 第39-44页 |
·三种水生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第44-48页 |
·根际土壤全氮、全磷量变化 | 第44-45页 |
·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变化 | 第45-46页 |
·三种水生植物对根际土壤氮、磷耗竭的比较 | 第46-47页 |
·三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累积与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附录——新鲜和冻干样品对PLFA分析的影响 | 第48-52页 |
·土壤预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48-49页 |
·PLFA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