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我国一些省区是地震频发地区 | 第13页 |
·日本是世界抗震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 第13页 |
·我国避难场所的设计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 第13-14页 |
·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校建筑严重损害的反思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对象 | 第16页 |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日本地震灾害及抗震措施 | 第22-37页 |
·日本的地震灾害 | 第22-25页 |
·日本地震时空分布特点 | 第22-24页 |
·日本地震灾害的破坏 | 第24-25页 |
·日本抗震的管理措施 | 第25-34页 |
·法律体系 | 第25-27页 |
·相关机构 | 第27-31页 |
·防灾计划 | 第31页 |
·防灾教育与演练 | 第31-33页 |
·资金及产业支持 | 第33-34页 |
·日本抗震的技术措施 | 第34-36页 |
·建筑及设施相关的技术 | 第34-35页 |
·观测相关的技术 | 第35-36页 |
·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技术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日本中小学校抗震防灾措施概述 | 第37-57页 |
·日本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灾前措施 | 第37-43页 |
·建筑规范因应抗震的修编及其有效性 | 第37-40页 |
·学校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防灾避难场所的结合 | 第40-41页 |
·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补强 | 第41-42页 |
·学校防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 第42-43页 |
·日本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灾时应急措施 | 第43-45页 |
·灾后的建筑安全评估 | 第43-45页 |
·避难场所的启用与运作 | 第45页 |
·日本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 第45-47页 |
·学校的灾后重开 | 第45-46页 |
·受灾建筑抗震加固 | 第46-47页 |
·日本中小学校作为避难所的运营实例——轮岛市立门前西小学在能登半岛地震中作为了避难所的运营 | 第47-56页 |
·门前西小学避难所概要 | 第47-48页 |
·门前西小学避难所的开放与关闭 | 第48-51页 |
·门前西小学避难所的防灾机能情况 | 第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设计经验研究 | 第57-78页 |
·日本中小学校总体规划设计经验研究 | 第57-60页 |
·用地选址 | 第57-58页 |
·规划设计 | 第58-60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单体设计经验研究 | 第60-68页 |
·结构设计 | 第60-62页 |
·交通流线设计 | 第62-63页 |
·各用房、设施设计 | 第63-68页 |
·日本中小学校设备设计经验研究 | 第68-73页 |
·电、水、煤气设备 | 第68-69页 |
·室内生活设施 | 第69-73页 |
·日本中小学校其他设计经验研究 | 第73-76页 |
·家具及构造 | 第73-74页 |
·防火与材料 | 第74-75页 |
·标识 | 第75-76页 |
·日本中小学校抗震防灾设计特点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日本建筑抗震防灾评估系统经验研究 | 第78-88页 |
·学校抗震加固紧急度判定系统经验研究 | 第78-83页 |
·日本学校建筑抗震加固工作概述 | 第78-79页 |
·日本学校建筑抗震加固紧急度判定基本方法 | 第79-82页 |
·学校抗震加固紧急度判定方法举例 | 第82-83页 |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经验研究 | 第83-86页 |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第83-84页 |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的特点 | 第84-85页 |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的操作 | 第85-86页 |
·抗震加固紧急度判定系统与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的比较 | 第86-87页 |
·日本抗震防灾评估系统特点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性能提高经验研究 | 第88-107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性能提高的推进计划 | 第88-91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补强 | 第91-100页 |
·结构抗震补强的基本要求 | 第91-92页 |
·结构抗震补强的常用方法 | 第92-98页 |
·日本学校建筑抗震加固重建工程的实施 | 第98-100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非结构部件的改修 | 第100-105页 |
·非结构部件定义 | 第100-101页 |
·非结构部件抗震性能检查事项 | 第101-102页 |
·非结构部件改修图示 | 第102-105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性能提高的特点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经验启示 | 第107-130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设计经验研究的前提 | 第107-109页 |
·对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经验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7-108页 |
·中小学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性 | 第108-109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设计的经验启示 | 第109-115页 |
·规划设计经验启示 | 第109-111页 |
·建筑单体设计经验启示 | 第111-113页 |
·设备设计经验启示 | 第113-114页 |
·其他设计经验启示 | 第114-115页 |
·日本建筑抗震防灾评估系统的经验启示 | 第115-116页 |
·日本中小学校建筑抗震性能提高的经验启示 | 第116-121页 |
·我国中小学校建筑抗震防灾实施建议 | 第121-129页 |
·逐步实施分级对待 | 第121-123页 |
·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利用实例分析 | 第123-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结语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3页 |
图表清单 | 第133-1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