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10-11页
 第二节 目前研究述评第11-16页
 第三节 本文说明第16-20页
  一、研究意义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语料来源第17-19页
  四、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电视访谈与访谈语体的一般描述第20-33页
 第一节 语体的界定第20-24页
 第二节 电视访谈与访谈语体第24-33页
  一、何谓电视访谈第24-25页
  二、表演性:电视访谈语体与广播电视语体及日常谈话语体的区别第25-28页
  三、电视访谈节目形式及特征第28-33页
第三章 话语角色与用语特征第33-54页
 第一节 电视访谈参与者的话语角色第33-40页
  一、主持人第34-38页
  二、嘉宾第38-40页
 第二节 电视访谈话语的用词特征第40-54页
  一、常用词语第40-47页
  二、电视访谈话语的称呼语第47-54页
第四章 电视访谈节目结构分析和提问-回答结构分析第54-107页
 第一节 主持人的节目开始与结束方式特征第54-63页
  一、开始的方式特征第54-58页
  二、结束的方式特征第58-63页
 第二节 主持人的话题展开方式和话轮分配第63-75页
  一、电视访谈上的话题第65-71页
  二、电视访谈上的话轮分配第71-75页
 第三节 主持人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结构及其特征第75-107页
  一、提问的结构和其特征第79-90页
  二、回答的结构和其特征第90-107页
第五章 电视访谈中出现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特征第107-148页
 第一节 互动现象及其特征第107-121页
  一、主持人和嘉宾的反馈方式第109-116页
  二、主持人的协助第116-118页
  三、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第118-121页
 第二节 电视访谈语体中的礼貌原则表达第121-137页
  一、说话者为中心的表达方式第123-129页
  二、听话者为中心的表达方式第129-133页
  三、话题为中心的表达方式第133-137页
 第三节 消极角度的礼貌原则表达:冒犯与包容第137-148页
  一、主持人的打断第137-140页
  二、话语重叠第140-143页
  三、嘉宾的回避第143-148页
第六章 中韩电视访谈语言特征比较第148-176页
 第一节 韩国电视访谈话语结构和语言特征第149-156页
  一、开始与结束特征及话题展开方式和语言特征第149-153页
  二、问答时的表达方式和礼貌原则现象第153-156页
 第二节 中韩嘉宾的自我形象塑造第156-165页
  一、自我描绘第157-160页
  二、自我辩解第160-165页
 第三节 中韩电视访谈上的表演性及其手段第165-176页
  一、副语言表演第166-168页
  二、非语言表演(访谈态度)第168-176页
第七章 结语第176-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6页
致谢第196-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
下一篇: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的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