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用合同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s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消费者信用合同基本理论阐释 | 第9-14页 |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消费者信用的含义及分类 | 第9页 |
二、消费者信用合同的定义及延伸内容 | 第9-10页 |
三、消费者信用合同的特点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的历史及发展 | 第11-14页 |
一、消费者信用合同的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消费者信用合同的现状及发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消费者信用合同的比较分析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4-17页 |
一、消费者信用合同的主体分析 | 第14页 |
二、消费者信用合同的客体分析 | 第14-16页 |
三、消费者信用合同的成立要件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制度分析 | 第17-19页 |
一、信用交易条件的公示制度 | 第17页 |
二、合同的解除权制度 | 第17-18页 |
三、损害赔偿额的限制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消费者信用交易中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分析 | 第19-26页 |
一、格式合同的产生与意义 | 第19-20页 |
二、期限利益丧失条款 | 第20-21页 |
三、免责条款 | 第21-22页 |
四、丧失权利条款 | 第22-23页 |
五、违约金条款 | 第23页 |
六、自行取回条款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消费者信用合同在我国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调查制度的不完善及策略 | 第26页 |
一、消费者信用调查制度的缺陷 | 第26页 |
二、对信用调查制度不足的策略 | 第26页 |
第二节 信用合同中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问题及建议 | 第26-27页 |
一、信用合同中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 | 第26-27页 |
二、对于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问题的建议 | 第27页 |
第三节 失信行为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失与思考 | 第27-29页 |
一、失信行为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机制的缺失 | 第27-28页 |
二、对预防机制和惩罚机制的思考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在我国消费者信用合同中格式条款的不足 | 第29-33页 |
一、格式合同条款的特点及缺陷 | 第29-31页 |
二、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及其不足 | 第31-33页 |
第五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中披露条件在我国的实践 | 第33-36页 |
一、合同缔结前的披露 | 第33-34页 |
二、由消费者信用合同书进行的披露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构建消费者信用合同体系的立法思考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与消费者信用法的关系及发展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消费者信用法的性质和职能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信用合同在我国立法中的现状 | 第38-41页 |
一、有关保留所有权条款的应用 | 第38-40页 |
二、我国立法中抗辩权分析的现实意义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消费者信用合同立法在我国的意义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摘要 | 第48-51页 |
ABSTRACTS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