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现代中式住宅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1页
1 引言第11-23页
   ·课题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价值第12-14页
     ·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旨趣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3-14页
   ·现代中式住宅的相关概念辨析第14-17页
     ·中式第14-15页
     ·现代中式住宅第15-17页
   ·中式住宅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回顾第17-21页
     ·符号化阶段第17-18页
     ·符号深化阶段第18-20页
     ·现代中式阶段第20-21页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理论研究法第21页
       ·案例分析法第21页
     ·研究框架第21-23页
2 中式住宅的文化构成第23-32页
   ·心态形态第23-27页
     ·信仰真空与价值重构第24-25页
       ·信仰真空第24页
       ·价值重构第24-25页
       ·重构的载体和实现方式第25页
     ·身份迷失与自我认同第25-27页
       ·文化撕裂与身份迷失第25-26页
       ·文化回归与自我认同第26页
       ·认同的载体和实现方式第26-27页
   ·心物结合形态第27-30页
     ·行为形态第27-28页
       ·生活方式的变化第27页
       ·居住模式的变迁第27-28页
     ·制度形态第28-30页
       ·显性制度第28-29页
       ·隐性制度第29-30页
   ·物化形态第30-32页
     ·经济发展第30页
     ·技术进步第30-32页
3 中式住宅形式的生成第32-57页
   ·中式住宅形式的概述第32-35页
     ·形式的认知第32-33页
     ·中式住宅形式的精神功能第33-35页
       ·识别功能第33-34页
       ·意境功能第34-35页
   ·中式住宅形式生成的两类设计理念第35页
     ·对传统理念的扬弃式继承第35页
     ·现代中式住宅形式生成理念的创新第35页
   ·中式住宅形式生成的逻辑第35-45页
     ·功能逻辑第36-37页
       ·功能动线的表现第36-37页
       ·空间秩序的整合第37页
     ·环境逻辑第37-42页
       ·地形契合第38-40页
       ·气候契合第40-42页
     ·构造逻辑第42-45页
       ·结构逻辑的表现第42-43页
         ·材料逻辑的表现第43-44页
         ·技术逻辑的表现第44-45页
   ·中式住宅形式生成的手法第45-57页
     ·特征表达第45-51页
       ·形象植入第46-47页
       ·色彩运用第47-49页
       ·地方材料与技术方式的变异性表达第49-51页
     ·原型变异第51-54页
       ·空间形式变异第52-53页
       ·空间秩序变异第53-54页
     ·形态重构第54-57页
       ·形态摹仿第54页
       ·形态变形第54-57页
4 中式住宅的意境营造第57-83页
   ·中式住宅意境的概述第57-62页
     ·意境之说第57-59页
       ·意境七说及其申说第57-58页
       ·建筑意境第58-59页
     ·中式住宅意境的认知第59-62页
       ·"住"境第60页
       ·"雅"境第60页
       ·"闲"境第60-61页
       ·"幽"境第61页
       ·"趣"境第61-62页
       ·"逸"境第62页
   ·传统院落住宅的同象同构第62-68页
     ·低层院落住宅的类型构成与分析第63-65页
       ·单一式第63-64页
       ·复合式第64-65页
     ·低层院落住宅的设计实例分析第65-68页
       ·上海九间堂第65-67页
       ·湖州华萃庭院第67-68页
   ·传统院落住宅的同象异构第68-77页
     ·多、高层院落住宅的类型构成与分析第68-73页
       ·封闭式第69-70页
       ·开敞式第70-73页
     ·多、高层院落住宅的设计实例分析第73-77页
       ·山西某住宅改造实例第73-75页
       ·杭州钱江时代第75-77页
   ·传统院落住宅的同象群构第77-83页
     ·院落群的类型构成与分析第77-80页
       ·街巷式第77-78页
       ·组团式第78页
       ·混合式第78-79页
       ·自由式第79-80页
     ·院落群的设计实例分析第80-83页
       ·北京观塘第80-81页
       ·深圳万科第五园第81-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中文书目第85-86页
 中文期刊第86页
 学位论文第86-87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目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掺纳米SiO2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河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