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的词汇学分析及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引言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关于人格、职业适应性及职业适应性人格的定义第12页
   ·本研究目的第12-13页
   ·本研究意义第13-14页
2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词表的建立第14-18页
   ·研究对象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开放性问卷的编制第14页
     ·调查过程第14-15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词汇的初步整理第15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特征词汇的明确度、评价度和对称性研究第15-18页
3 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量表的编制第18-32页
   ·被试第18-19页
   ·问卷的编制第19页
   ·测试过程第19-20页
   ·建立中国职业适应性人格的结构第20-22页
   ·量表的项目构成、项目负荷度、共同度和区分度第22-23页
   ·结果第23-26页
     ·常模第23-24页
     ·信度检验第24-25页
     ·效度检验第25-26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的相关比较第26-32页
     ·不同年龄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26-27页
     ·不同居住地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27-28页
     ·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28-30页
     ·不同成就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0页
     ·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0-31页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1-32页
4 讨论第32-39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形容词项目的筛选、因素分析及量表信效度第32-33页
   ·职业适应性人格的相关比较第33-39页
     ·不同年龄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3-34页
     ·不同居住地群体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4-35页
     ·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5-36页
     ·不同成就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6-37页
     ·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7页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职业适应性人格的比较第37-38页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建议第38-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6 文献综述第40-51页
   ·与职业相关的人格理论第40-43页
     ·卡特尔的特质论第40页
     ·MBTI人格类型理论第40-41页
     ·"大五"人格类型理论第41页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第41-42页
     ·斯普兰格的类型论第42页
     ·其他的职业兴趣类型第42-43页
   ·与职业相关的主要人格测验简介第43-46页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第43页
     ·MBTI人格类型量表第43-44页
     ·大五人格量表第44-45页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第45页
     ·Y-G性格测验第45-46页
   ·中西方职业人格测量研究现状第46-48页
     ·国外职业人格测量工具研究现状第46-47页
     ·国内的职业人格测量工具现状第47-48页
   ·人格研究的词汇学方法假设理论基础及其发展第48-51页
     ·西方词汇学研究的思路及其发展第48-49页
     ·中国学者的词汇学研究尝试性工作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错误记忆中通道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健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