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及脉冲信号注入法的原理 | 第11-18页 |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 第11-15页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 第11-13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点 | 第13-15页 |
·分布电容对脉冲信号注入法的影响 | 第15页 |
·脉冲信号注入法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脉冲信号注入法的仿真分析 | 第18-24页 |
·ATP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脉冲故障定位法仿真 | 第19-23页 |
·信号源的仿真测试 | 第19-20页 |
·无分支线路故障时仿真 | 第20-22页 |
·故障点直接接地情况仿真 | 第20-21页 |
·故障点经电阻接地情况仿真 | 第21-22页 |
·带分支线路故障时仿真 | 第22-23页 |
·带分支线路故障点直接接地情况仿真 | 第22-23页 |
·带分支线路故障点经电阻接地情况仿真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脉冲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38页 |
·高压脉冲信号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4页 |
·信号幅值、脉宽的选择 | 第24-25页 |
·信号源硬件设计 | 第25-29页 |
·IGBT 简介及驱动电路设计 | 第25-28页 |
·显示部分设计 | 第28页 |
·器件的电源供电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单片机的选择与信号源的软件设计 | 第29-37页 |
·C8051F310 芯片简介 | 第29-31页 |
·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 | 第31页 |
·定时器软件设计 | 第31-34页 |
·液晶显示软件设计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脉冲信号探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7页 |
·检测原理 | 第38-39页 |
·线圈骨架磁性材料的选择及制作 | 第39-41页 |
·检测电路总体设计 | 第41页 |
·检测电路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41-45页 |
·放大电路 | 第41-42页 |
·精密整流电路 | 第42-43页 |
·报警指示电路及供电电路 | 第43-44页 |
·探测器外形设计 | 第44-45页 |
·检测电路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