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一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11-13页 |
1 危险因素 | 第11-12页 |
2 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二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学病因病机研究 | 第13-16页 |
1 病名 | 第13-14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4-16页 |
三 中医伏邪理论指导下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研究 | 第16-18页 |
1 伏邪理论溯源 | 第16-18页 |
2 从伏邪理论探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 第18页 |
3 小结 | 第18页 |
四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 调节脂质代谢 | 第19页 |
2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 第19-20页 |
3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 | 第20页 |
4 抗炎症反应 | 第20-21页 |
5 抑制血小板功能及调节前列环素(PG12)/血栓素A2(TXA2)平衡 | 第21页 |
五 中医辨证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 补肾活血、祛瘀化痰 | 第21页 |
2 健脾利湿、活血消痰 | 第21-22页 |
3 疏肝理气、泻浊降脂 | 第22页 |
4 活血化瘀降脂 | 第22页 |
5 清热解毒 | 第22-23页 |
6 活血解毒化痰 | 第23-24页 |
实验研究 | 第24-35页 |
实验一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普通饮食ApoE 基因敲出小鼠血脂的影响 | 第24-28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实验二 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 第28-31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二 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