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缩写表(中英文对照)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 ·脑肿瘤干细胞的发现及其基本特征 | 第11-14页 |
| ·脑肿瘤干细胞(BTSC)对胶质瘤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技术方法 | 第15-19页 |
| ·本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人胚神经干细胞及脑胶质瘤中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第20-28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页 |
| ·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 | 第20-22页 |
| ·神经干细胞取材及原代培养 | 第20-21页 |
| ·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1页 |
| ·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第21-22页 |
| ·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第22-24页 |
| ·脑肿瘤干细胞标本的获取 | 第22-23页 |
| ·标本中BTSC分离和培养 | 第23页 |
| ·脑肿瘤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第23-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28页 |
| ·神经干细胞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 | 第24-25页 |
| ·神经干细胞标记检测 | 第25-26页 |
| ·脑肿瘤干细胞原代培养结果 | 第26-27页 |
| ·脑肿瘤干细胞细胞标记检测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2DE和iTRAQ法分析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 | 第28-74页 |
| ·DE法分析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 | 第28-5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 ·iTRAQ法分析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 | 第50-64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 ·结果 | 第56-64页 |
| ·讨论 | 第64-74页 |
| ·2DE与iTRAQ标记所鉴定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比较 | 第66-68页 |
| ·差异蛋白的鉴定 | 第68-69页 |
|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69-74页 |
| 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74-76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4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4-75页 |
|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