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金融电子化与电子金融第13-14页
     ·网络银行或网上金融第14页
     ·网络银行风险及监管研究第14-17页
     ·监管技术支持的研究第17-18页
     ·网络银行用户与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研究第1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采取的研究的方法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网络银行发展概述第21-38页
   ·网络银行的概念与特点第21-25页
     ·网络银行的概念第21-23页
     ·网络银行的特点第23-25页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与原因分析第25-31页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第25-29页
     ·网络银行演变的原因分析第29-31页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与展望第31-37页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第31-36页
     ·网络银行的发展展望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网络银行监管的内生与外生需求第38-53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内生需求第38-41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外生需求第41-43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第43-52页
     ·银行监管的理论溯源第43-49页
     ·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金融监管三种理论模式第49-51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网络银行监管中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第53-64页
   ·监管机构与网络银行间的博弈第53-57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53-54页
     ·建立模型第54-55页
     ·博弈分析第55-57页
   ·网络银行退出机制博弈分析第57-61页
     ·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博弈模型的说明第59页
     ·博弈模型分析第59-61页
     ·博弈分析的启示第61页
   ·网络银行与其股东之间的博弈第61-63页
     ·假设条件第61-62页
     ·模型的建立第62页
     ·参与人的成本收益分析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西方国家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第64-74页
   ·美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第65-69页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机制第65-66页
     ·美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第66-69页
   ·欧盟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第69-71页
   ·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特点第71-72页
   ·美欧等西方国家网络银行监管规范的借鉴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分析第74-89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的现状分析第74-77页
     ·目前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目标第74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第74-76页
     ·市场准入的监管第76-77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第77-82页
     ·中国网络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第77-80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80-82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趋势分析第82-84页
     ·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第82页
     ·监管日趋重视内控协调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的配合第82页
     ·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转变第82-83页
     ·完善谨慎性监管法律制度第83页
     ·越来越注重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第83-84页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第84-88页
     ·监管主体——多元化第84-85页
     ·监管方式——谨慎性监管第85页
     ·监管内容——风险性管理第85-87页
     ·监管手段——持续性监管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7章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创新第89-118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原则和目标第89-91页
     ·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银行监管原则第89页
     ·坚持积极审慎的原则第89页
     ·依法监管原则第89-90页
     ·适度监管原则第90页
     ·全面持续的监管原则第90页
     ·效率原则第90-91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目标第91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组织制度第91-94页
     ·监管机构的确立第91-92页
     ·建立全国权威的安全认证,统一认证标准第92-94页
   ·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组合第94-116页
     ·信息披露制度第94-100页
     ·征信法律体系建设第100-108页
     ·网络银行市场准入机制第108-112页
     ·网络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第112-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第8章 结束语第118-121页
   ·本文基本结论第118-119页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第119-121页
     ·主要的创新点第119-120页
     ·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技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小型信贷机构客户维系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