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体内诱导抗原的筛选与鉴定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概述 | 第13-14页 |
·猪胸膜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全菌灭活苗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活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黏膜免疫和预防接种 | 第24-26页 |
·病原菌体内诱导基因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6-35页 |
·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VIAT)的原理 | 第31-32页 |
·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VIAT)的应用进展 | 第32-35页 |
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 | 第35-57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35页 |
·材料 | 第35-3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5-36页 |
·培养基、抗生素及其他试剂的配制 | 第36-37页 |
·使用溶液及储存液 | 第37页 |
·实验试剂选购及实验用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44页 |
·菌种的活化和培养 | 第38页 |
·表达载体的大量提取 | 第38页 |
·表达载体的酶切和去磷酸化 | 第38-39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染色体DNA的大量提取 | 第39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组DNA的酶切和纯化 | 第39-40页 |
·DNA的连接 | 第4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40页 |
·文库质粒DNA的PCR鉴定和质量检测 | 第40-41页 |
·小量提取重组质粒 | 第41页 |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第41页 |
·文库的大量提取 | 第41-42页 |
·构建标准基因文库的要求 | 第42页 |
·血清探针的制备 | 第42-43页 |
·血清吸附效果ELISA检测 | 第43页 |
·文库的初步筛选 | 第43-44页 |
·对筛选结果的重复筛选 | 第44页 |
·阳性克隆质粒的测序分析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表达文库的制备 | 第44-49页 |
·血清探针的制备 | 第49-50页 |
·文库的筛选 | 第50-52页 |
·阳性克隆的测序及分析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7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53页 |
·提高文库质量的方法 | 第53-54页 |
·抗体探针的制备 | 第54页 |
·文库筛选 | 第54-55页 |
·筛选的阳性克隆ORF分析 | 第55-57页 |
3 部分体内诱导抗原的免疫原性验证 | 第57-7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57页 |
·材料 | 第57-59页 |
·菌株及质粒表达载体 | 第57页 |
·本实验用到的寡核甘酸引物 | 第57-58页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58页 |
·质粒抽提相关试剂 | 第58页 |
·包涵体提取相关溶液 | 第58页 |
·琼脂糖电泳缓冲液 | 第5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 | 第58页 |
·Western-blot相关溶液 | 第58-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疫苗候选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 第59-60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60页 |
·SDS-PAGE电泳检测 | 第60页 |
·蛋白纯化 | 第60-61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61页 |
·Western-blot检测 | 第61页 |
·小鼠感染实验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0页 |
·免疫原性蛋白重组表达质粒的PCR鉴定 | 第62-65页 |
·小鼠感染实验 | 第65页 |
·小鼠的抗体水平检测 | 第65-69页 |
·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1页 |
4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