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9页 |
符号说明 | 第19-20页 |
缩略语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6页 |
§1.1 医学图像配准 | 第21-27页 |
·医学图像配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21-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2 医学图像分割 | 第27-31页 |
·医学图像分割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27-2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1.3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 第31-32页 |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中关键技术 | 第31-3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2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第32-3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医学图像配准和分割技术 | 第36-47页 |
§2.1 概述 | 第36页 |
§2.2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 第36-42页 |
·医学图像配准的概念 | 第36-37页 |
·医学图像配准的框架 | 第37-38页 |
·医学图像配准的分类 | 第38-39页 |
·互信息和多尺度配准框架 | 第39-42页 |
§2.3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 | 第42-46页 |
·医学图像分割的概念 | 第42页 |
·医学图像分割的分类 | 第42-44页 |
·基于配准的分割技术 | 第44-45页 |
·基于图谱的分割技术 | 第45-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基于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的刚体配准方法及应用 | 第47-65页 |
§3.1 概述 | 第47-48页 |
§3.2 边缘保护尺度空间 | 第48-54页 |
·尺度空间 | 第48-49页 |
·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 | 第49-50页 |
·传统尺度空间与边缘保护尺度空间多尺度分解比较 | 第50-54页 |
§3.3 基于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的配准方法 | 第54-57页 |
·配准框架和算法描述 | 第54-55页 |
·自动获取配准框架中的TV-L1最优参数 | 第55-57页 |
§3.4 配准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57-61页 |
·实验数据和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配准算法的精度 | 第58-59页 |
·配准算法的鲁棒性 | 第59-61页 |
§3.5 临床数据配准和应用 | 第61-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基于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的形变配准方法及应用 | 第65-82页 |
§4.1 概述 | 第65-66页 |
§4.2 基于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的形变配准算法 | 第66-71页 |
·形变模型的选择和实现 | 第66-68页 |
·配准框架和算法描述 | 第68-70页 |
·参数估计 | 第70-71页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71-77页 |
·数据准备 | 第71-72页 |
·定量分析配准算法性能 | 第72-75页 |
·定性分析配准算法性能 | 第75-77页 |
§4.4 临床应用 | 第77-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基于正交小波基函数的形变配准方法及应用 | 第82-95页 |
§5.1 概述 | 第82页 |
§5.2 形变配准中的NAVIER偏微分方程 | 第82-84页 |
§5.3 利用正交小波基函数实现形变配准 | 第84-88页 |
·正交小波基函数表示形变域 | 第84-86页 |
·归一化互信息形成外力约束 | 第86-88页 |
§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88-92页 |
·实验数据与实验方法 | 第88-89页 |
·定量分析配准的性能 | 第89-91页 |
·定性分析病例数据配准结果 | 第91-92页 |
§5.5 临床应用 | 第92-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基于图谱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及应用 | 第95-102页 |
§6.1 概述 | 第95-96页 |
§6.2 医学图像图谱的创建 | 第96-98页 |
·数据准备 | 第96页 |
·图谱构建的方法 | 第96-98页 |
§6.3 基于图谱的肝脏分割技术 | 第98-99页 |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99-10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联合分割和配准技术实现肿瘤靶区的精确定位 | 第102-110页 |
§7.1 概述 | 第102-103页 |
§7.2 PET图像的SUV域特征 | 第103-104页 |
§7.3 基于SUV信息的肿瘤靶区分割 | 第104-105页 |
§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5-10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8.1 本论文主要工作的总结 | 第110-111页 |
§8.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5-126页 |
外文论文一 | 第126-141页 |
外文论文二 | 第141-1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