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13-3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立法背景 | 第14-15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15-17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15-16页 |
(二) 现实价值 | 第16-17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26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6-2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29-32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第一章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的现实必要性 | 第32-61页 |
一、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内容特质风险 | 第33-42页 |
(一) 法律关系复杂化的风险 | 第33-36页 |
(二) 免费模式下有偿目的隐蔽性的风险 | 第36-38页 |
(三) 公私结合双重属性的风险 | 第38-40页 |
(四) 内容动态化的风险 | 第40-42页 |
二、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信息特质风险 | 第42-49页 |
(一) 以超链接指向实际协议的风险 | 第43-44页 |
(二) 默认勾选同意的风险 | 第44-46页 |
(三) 无特别提示的风险 | 第46-47页 |
(四) 信息冗长繁杂的风险 | 第47-49页 |
三、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同质化风险 | 第49-61页 |
(一)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信息提示方式的同质化 | 第49-52页 |
(二)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内容设定的同质化 | 第52-56页 |
(三)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同质化的成因 | 第56-58页 |
(四)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同质化对用户选择权的限制 | 第58-61页 |
第二章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意思合致的法律规制 | 第61-86页 |
一、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意思合致的一般规制 | 第61-70页 |
(一)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合意本质 | 第61-63页 |
(二)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意思合致的域外法规制及启示 | 第63-66页 |
(三)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要约规则 | 第66-68页 |
(四)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承诺规则 | 第68-70页 |
二、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意思合致规制的法律困境 | 第70-78页 |
(一) 行为法律经济学下民法人像的变迁 | 第70-71页 |
(二) 网络用户的认知局限与行为偏差 | 第71-75页 |
(三) 现行法律矫正网络用户行为偏差的局限 | 第75-78页 |
三、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意思合致的特殊规制 | 第78-86页 |
(一) 提升信息外观与内容的显著性 | 第78-81页 |
(二) 设置公平合理的默认选项 | 第81-83页 |
(三) 设置冷静期制度 | 第83-86页 |
第三章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效力评价机制 | 第86-115页 |
一、合同条款效力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86-93页 |
(一) 合同条款效力评价的意思自治原理 | 第86-88页 |
(二) 合同条款效力评价的给付均衡原理 | 第88-89页 |
(三) 意思自治原理与给付均衡原理的动态互补性 | 第89-93页 |
二、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体系建构 | 第93-106页 |
(一)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正当性根据 | 第93-97页 |
(二) 给付均衡度对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决定作用 | 第97-101页 |
(三)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内容规制的范围 | 第101-103页 |
(四)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合意规制与内容规制的逻辑顺位 | 第103-106页 |
三、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的效力样态 | 第106-115页 |
(一) 无效的效力样态 | 第106-109页 |
(二) 可撤销的效力样态 | 第109-113页 |
(三) 有效的效力样态 | 第113-115页 |
第四章 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给付均衡度的审查机制 | 第115-161页 |
一、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给付均衡度的审查准据 | 第116-125页 |
(一) 根本原则性准据 | 第116-121页 |
(二) 强制性规则准据 | 第121-122页 |
(三) 任意性规则准据 | 第122-123页 |
(四) 合同目的性准据 | 第123-125页 |
二、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黑名单与灰名单之引入 | 第125-146页 |
(一) 引入黑名单与灰名单之意义和方法 | 第125-129页 |
(二) 典型黑名单与灰名单之法评价 | 第129-144页 |
(三) 黑名单与灰名单之法律化路径 | 第144-146页 |
三、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给付均衡度之价值平衡审查 | 第146-152页 |
(一) 效率价值在电子商务政策中的必要性 | 第147-148页 |
(二) 自治价值在互联网社会自律中的优位性 | 第148-150页 |
(三) 弱者保护价值在网络服务行业中的可反思性 | 第150-152页 |
四、互联网服务格式条款给付均衡度之区分用户审查 | 第152-161页 |
(一) 经营性用户与消费性用户之区分审查 | 第153-157页 |
(二) 经营性用户内部之区分审查 | 第157-158页 |
(三) 消费性用户内部之区分审查 | 第158-161页 |
第五章 互联网服务合同中格式管辖条款的法律规制 | 第161-184页 |
一、互联网服务合同中格式管辖条款的审查方式 | 第162-167页 |
(一) 我国网络服务格式管辖条款审查方式之检视 | 第162-164页 |
(二) 域外格式管辖条款审查方式之考察 | 第164-166页 |
(三) 网络服务格式管辖条款审查方式之构建 | 第166-167页 |
二、互联网服务合同中格式管辖条款的实体审查对象 | 第167-174页 |
(一) 我国网络服务格式管辖条款实体审查对象之检视 | 第167-169页 |
(二) 域外网络服务格式管辖条款实体审查对象之考察 | 第169-172页 |
(三) 网络服务格式管辖条款实体审查对象之设计 | 第172-174页 |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管辖利益平衡之法律构建 | 第174-184页 |
(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管辖利益之识别 | 第174-178页 |
(二) 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管辖利益平衡之立法安排 | 第178-181页 |
(三) 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管辖利益平衡之司法模式选择 | 第181-184页 |
结语 | 第184-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1页 |
致谢 | 第201-2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