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其他论文

超声电机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超声电机的概述第10-15页
        1.2.1 超声电机的发展第10-11页
        1.2.2 超声电机的特点第11页
        1.2.3 超声电机的分类第11-12页
        1.2.4 超声电机的应用第12-15页
    1.3 超声电机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稳定性关键影响因素第18-28页
    2.1 电机结构的影响第18-21页
        2.1.1 定子结构的影响第18-20页
        2.1.2 转子结构的影响第20-21页
    2.2 电机材料的影响第21-23页
        2.2.1 压电陶瓷材料的影响第21-22页
        2.2.2 电机金属材料的影响第22-23页
    2.3 定子弹性体与压电陶瓷片胶结的影响第23页
    2.4 摩擦接触界面的影响第23-25页
    2.5 驱动与控制参数的影响第25-26页
    2.6 温升与环境温度的影响第26-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子结构法的定子机电耦合模型研究第28-40页
    3.1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运行机理第28-33页
    3.2 子结构划分第33-35页
    3.3 机电耦合分析第35-36页
        3.3.1 所受外力第35页
        3.3.2 环形单元的特性矩阵第35-36页
    3.4 各子结构机电耦合方程第36-37页
    3.5 定子的机电耦合方程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有限元仿真研究第40-52页
    4.1 定子有限元建模第40-41页
    4.2 定子机电耦合分析第41-43页
        4.2.1 模态分析第41-42页
        4.2.2 谐响应分析第42-43页
    4.3 定、转子机电耦合分析第43-46页
        4.3.1 模态分析第44-46页
        4.3.2 谐响应分析第46页
    4.4 定、转子结构对机电耦合的影响第46-50页
        4.4.1 定子弹性体厚度、齿深、筋板厚度的影响第46-48页
        4.4.2 压电陶瓷片厚度、分区方式的影响第48页
        4.4.3 定子弹性体与压电陶瓷片粘接方式的影响第48-49页
        4.4.4 转子筋板厚度的影响第49-50页
    4.5 定子模态混叠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4.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试验研究第52-68页
    5.1 模态分离试验研究第52-56页
        5.1.1 模态分离试验简介第52页
        5.1.2 模态分离试验目标与研究内容第52页
        5.1.3 模态分离试验步骤第52-53页
        5.1.4 模态分离试验结果和分析第53-56页
    5.2 压电陶瓷与定子弹性体胶结试验研究第56-62页
        5.2.1 胶结试验简介第56页
        5.2.2 胶结试验目标与研究内容第56页
        5.2.3 胶结试验步骤第56-58页
        5.2.4 胶结试验结果和分析第58-62页
    5.3 温升试验研究第62-66页
        5.3.1 温升试验简介第62-63页
        5.3.2 温升试验目标与研究内容第63页
        5.3.3 温升试验大纲第63-66页
        5.3.4 温升试验结果和分析第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本文作者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基层卫生监管机制优化研究--以武进区打击非法行医为例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乡贤会角色定位研究--以浙江省X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