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增压柴油机进气门附近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字母注释表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第13页
    1.2 柴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的重要性第13-14页
    1.3 柴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的研究方法第14-17页
        1.3.1 实验研究第14-15页
        1.3.2 模拟研究第15-17页
    1.4 进气门处流动特性研究第17-20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第21-32页
    2.1 大涡数值模拟方法第21-24页
        2.1.1 过滤方程第21页
        2.1.2 控制方程第21-22页
        2.1.3 亚网格湍流模型第22-24页
    2.2 发动机仿真模型建立第24-27页
        2.2.1 模型参数第24-25页
        2.2.2 网格划分第25-26页
        2.2.3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第26-27页
    2.3 大涡模拟结果验证第27-31页
        2.3.1 网格精度验证第27-29页
        2.3.2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增压柴油机进气门附近流动特性研究第32-52页
    3.1 进气门附近流动特性研究第32-39页
        3.2.1 进气门附近流场分析第32-35页
        3.2.2 进气门附近回流的产生第35-39页
    3.2 增压对进气门附近流动的影响第39-50页
        3.2.1 增压对进气宏观参数的影响第39-42页
        3.2.2 增压对气门处速度分布的影响第42-44页
        3.2.3 增压对气门附近回流的影响第44-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进气射流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第52-61页
    4.1 进气射流特性研究第52-56页
        4.1.1 进气射流角度变化规律第52-54页
        4.1.2 进气射流速度变化规律第54-56页
    4.2 进气射流对缸内流场结构的影响第56-60页
        4.2.1 进气射流对缸内平均流场的影响第56-58页
        4.2.2 进气射流对缸内湍流的影响第58-60页
    4.3 本章小节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全文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泊酚和七氟醚联合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