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2-24页 |
1.4.1 论文的创新 | 第22-23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3-24页 |
第2章 电力工程企业税收管理概述 | 第24-30页 |
2.1 税收概述 | 第24-25页 |
2.1.1 税收概念 | 第24页 |
2.1.2 税收主要种类 | 第24-25页 |
2.2 电力工程企业纳税管理 | 第25-29页 |
2.2.1 纳税管理概念 | 第25页 |
2.2.2 纳税管理内容 | 第25-26页 |
2.2.3 电力工程企业“营改增”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营改增”前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管理现状 | 第30-39页 |
3.1 A电力工程公司概况 | 第30页 |
3.2 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现状 | 第30-33页 |
3.2.1 A电力工程公司近年纳税情况 | 第31-33页 |
3.2.2 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管理现状 | 第33页 |
3.3 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管理存在问题 | 第33-38页 |
3.3.1 纳税程序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33-34页 |
3.3.2 缺少纳税管理意识 | 第34-37页 |
3.3.3 缺少专业纳税管理机构和人员 | 第37-38页 |
3.3.4 部门之间缺少协作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营改增”对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政策管理的影响 | 第39-45页 |
4.1 “营改增”对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政策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1 纳税管理意识的转变 | 第39页 |
4.1.2 纳税政策影响 | 第39-40页 |
4.2 “营改增”对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成本管理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1 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对资金管理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 第42页 |
4.3 “营改增”对A电力工程公司纳税程序管理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1 A电力工程公司税务登记的变化 | 第42-43页 |
4.3.2 A电力工程公司发票管理的变化 | 第43页 |
4.3.3 对发票风险管理的影响 | 第43页 |
4.4 “营改增”对纳税争诉管理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1 对工程所在地纳税争诉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2 对企业所在地纳税争诉的影响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营改增”后A电力工程公司的纳税管理方案 | 第45-58页 |
5.1 加强公司“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学习 | 第45-47页 |
5.1.1 积极参加税务部门举办各种培训 | 第46页 |
5.1.2 加强公司各部门新政策的学习和宣传 | 第46页 |
5.1.3 积极学习营改增其他行业财务管理的经验 | 第46-47页 |
5.1.4 重点学习营改增后进项税不得抵扣的规定 | 第47页 |
5.2 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 | 第47-52页 |
5.2.1 规范分包和供应商管理 | 第47-48页 |
5.2.2 规范合同评审和签订流程管理 | 第48-49页 |
5.2.3 规范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管理 | 第49-50页 |
5.2.4 健全企业相关机构,加强企业人、财、物管理 | 第50-52页 |
5.2.5 规范发票开具和预缴税款的管理 | 第52页 |
5.3 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策降低实际税负 | 第52-56页 |
5.3.1 充分利用营改增过渡政策 | 第52-55页 |
5.3.2 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第55页 |
5.3.3 争取地方财政政策减低税负 | 第55-56页 |
5.4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 第56-57页 |
5.4.1 加强与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的沟通 | 第56页 |
5.4.2 加强与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