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部分地区牛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第一章 隐孢子虫病概述 | 第10-19页 |
1.1 病原学 | 第10-11页 |
1.1.1 隐孢子虫的分类学 | 第10页 |
1.1.2 隐孢子虫的命名 | 第10-11页 |
1.2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 | 第11-12页 |
1.3 隐孢子虫的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1.4 隐孢子虫病的临床表现 | 第13页 |
1.5 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1.6 隐孢子虫病的检测诊断 | 第14-15页 |
1.6.1 病原体显微镜检技术 | 第14页 |
1.6.2 免疫学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1.6.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5页 |
1.7 隐孢子虫病的防治 | 第15-16页 |
1.7.1 隐孢子虫病的治疗 | 第15-16页 |
1.7.2 隐孢子虫病的预防 | 第16页 |
1.8 牛羊隐孢子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8.1 牛羊感染隐孢子虫概况 | 第16-17页 |
1.8.2 我国牛羊感染隐孢子虫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8.3 宁夏牛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18页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试验研究 | 第19-35页 |
第二章 宁夏部分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 第19-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主要试剂及溶液 | 第19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1.3 粪便样品的采集 | 第19-20页 |
2.1.4 检测方法 | 第20页 |
2.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0页 |
2.1.6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 | 第20页 |
2.1.7 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 | 第20-21页 |
2.2 结果 | 第21-24页 |
2.2.1 牛源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 | 第21页 |
2.2.2 不同地区肉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1-22页 |
2.2.3 不同地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2页 |
2.2.4 不同发育阶段牛隐孢子虫总体感染情况 | 第22-23页 |
2.2.5 不同发育阶段肉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3页 |
2.2.6 不同发育阶段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3-24页 |
2.2.7 阳性样品镜检结果 | 第24页 |
2.3 讨论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宁夏吴忠市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 第26-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第26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3.1.4 粪便样本的采集 | 第27页 |
3.1.5 样品的处理 | 第27页 |
3.1.6 样品DNA的提取 | 第27页 |
3.1.7 引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3.1.8 PCR扩增 | 第28页 |
3.1.9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8页 |
3.1.10 阳性样品序列测定及虫种鉴定 | 第28-29页 |
3.1.11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29页 |
3.2 结果 | 第29-32页 |
3.2.1 样品PCR扩增结果 | 第29页 |
3.2.2 阳性样品序列分析结果 | 第29页 |
3.2.3 不同品种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9-30页 |
3.2.4 不同季节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30-31页 |
3.2.5 不同发育阶段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31页 |
3.2.6 羊源隐孢子虫系统进化分析 | 第31-32页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缩略词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