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心系病证论文--失眠、健忘论文

疏肝健脾汤治疗失眠(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2页
对象与方法第12-16页
    1 临床资料第12-13页
        1.1 病例来源第12页
        1.2 病例选择标准第12-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2.1 试验设计分组第13页
        2.2 试验用药第13-14页
        2.3 治疗方案第14页
        2.4 观察项目第14页
        2.5 疗效判定标准第14-15页
    3 统计方法第15-16页
结果第16-18页
    1 病例分布情况第16页
    2 基线观测第16页
    3 疗效观察第16-18页
        3.1 两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17页
        3.2 两组间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17页
        3.3 两组间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第17-18页
讨论第18-26页
    1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8-21页
        1.1 失眠的病因第18-19页
        1.2 失眠的病机第19-20页
        1.3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第20-21页
    2 导师的学术思想第21页
    3 疏肝健脾汤方义分析第21-22页
    4 对照药物的选择第22页
    5 疏肝健脾汤中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第22-25页
    6 疗效分析第25-26页
        6.1 临床总疗效分析第25页
        6.2 具体指标分析第25页
        6.3 脱落病例分析第25页
        6.4 安全指标分析第25-26页
结论第26-27页
致谢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1页
附录第31-41页
    附录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第31-34页
    附录2:中医证侯积分(SDSVD)第34-36页
    附录3:文献综述第36-41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萸竹定眩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临床观察
下一篇: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本中医证候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