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OSE通信的大型光伏电站孤岛检测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孤岛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电力系统通信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需考虑的问题 | 第20-29页 |
2.1 大型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2.2 低电压穿越问题 | 第21-23页 |
2.2.1 电压跌落 | 第21-22页 |
2.2.2 低电压穿越 | 第22-23页 |
2.3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1 孤岛效应 | 第23-24页 |
2.3.2 谐波污染 | 第24页 |
2.3.3 电压闪变 | 第24页 |
2.4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方式 | 第24-28页 |
2.4.1 光伏电站并网 | 第24-26页 |
2.4.2 光伏电站通信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3章 大型光伏电站的孤岛检测研究 | 第29-43页 |
3.1 本地孤岛检测原理 | 第29-30页 |
3.2 被动式孤岛检测 | 第30-32页 |
3.2.1 过/欠压-过/欠频检测法 | 第30-31页 |
3.2.2 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 | 第31-32页 |
3.2.3 电压谐波检测法 | 第32页 |
3.3 主动式孤岛检测 | 第32-35页 |
3.3.1 基于频率偏移检测法 | 第32-33页 |
3.3.2 基于电压偏移检测法 | 第33-34页 |
3.3.3 基于相位偏移检测法 | 第34-35页 |
3.4 远程式孤岛检测 | 第35-36页 |
3.4.1 电力线载波检测法 | 第35-36页 |
3.4.2 开信号传送检测法 | 第36页 |
3.5 一种基于PMU的孤岛检测法 | 第36-38页 |
3.6 仿真分析 | 第38-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PMU及GOOSE通信研究与设计 | 第43-61页 |
4.1 同步相量测量 | 第43-47页 |
4.1.1 PMU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4.1.2 相量测量算法 | 第44-47页 |
4.2 频率同步测量设计 | 第47-51页 |
4.2.1 GPS授时模块 | 第47-50页 |
4.2.2 频率测量模块 | 第50-51页 |
4.3 GOOSE通信技术 | 第51-56页 |
4.3.1 IEC61850标准内涵 | 第51-53页 |
4.3.2 GOOSE协议 | 第53-55页 |
4.3.3 GOOSE模型 | 第55-56页 |
4.4 GOOSE通信设计 | 第56-60页 |
4.4.1 DSP和W5100接口电路 | 第56-57页 |
4.4.2 GOOSE报文收发实验 | 第57-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孤岛检测软硬件设计 | 第61-76页 |
5.1 孤岛检测方案 | 第61-62页 |
5.2 孤岛检测硬件设计 | 第62-68页 |
5.2.1 孤岛检测器 | 第63-65页 |
5.2.2 频率同步测量单元 | 第65-66页 |
5.2.3 其他辅助硬件 | 第66-68页 |
5.3 孤岛检测软件设计 | 第68-73页 |
5.3.1 频率同步测量算法 | 第68-71页 |
5.3.2 孤岛检测算法 | 第71-73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73-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