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机构和团体论文--科学团体、协会、学会、学社论文

科技社团促进国家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问题的缘起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创新点第16-17页
    1.5 核心概念的厘定第17-19页
        1.5.1 科技社团第17页
        1.5.2 国家治理第17-19页
第2章 科技社团促进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第19-25页
    2.1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1.1 第三部门理论第19-20页
        2.1.2 公共管理理论第20-21页
        2.1.3 治理理论第21页
    2.2 现实依据第21-25页
        2.2.1 治理主体的改变第22页
        2.2.2 治理方式的变革第22-23页
        2.2.3 治理外部环境的变化第23-25页
第3章 科技社团促进国家治理的问题分析第25-35页
    3.1 政府对科技社团的扶持保障缺乏第25-27页
        3.1.1 地位不明确第25-26页
        3.1.2 制度政策不完备第26-27页
    3.2 组织间缺乏交流合作第27-29页
        3.2.1 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第27-28页
        3.2.2 合作沟通活动开展不足第28-29页
    3.3 社会对科技社团的监督不够完善第29-31页
        3.3.1 主流媒体的监督不到位第29-30页
        3.3.2 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力第30-31页
        3.3.3 网络监督的不完善第31页
    3.4 科技社团自身能力薄弱第31-35页
        3.4.1 人才专业化不足第31-32页
        3.4.2 资金缺乏第32-33页
        3.4.3 公信力下降第33-35页
第4章 提升科技社团促进国家治理的对策第35-46页
    4.1 完善政府对科技社团的扶持保障第35-37页
        4.1.1 明确科技社团的地位第35-36页
        4.1.2 规范政策制度保障第36-37页
    4.2 增强社会组织间的交流合作第37-39页
        4.2.1 建立组织间信息交流共享第37-38页
        4.2.2 创新沟通合作活动形式第38-39页
    4.3 丰富社会监督方式第39-42页
        4.3.1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第39-40页
        4.3.2 强化主流媒体监督第40-41页
        4.3.3 规范网络化的监督模式第41-42页
    4.4 加强科技社团自身能力建设第42-46页
        4.4.1 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第42-43页
        4.4.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43-44页
        4.4.3 提升社团自身公信力第44-46页
总结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方科技社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